學齡前兒童天生好動,喜歡用手去觸碰一切感興趣的事物,因此,孩子日常的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減少病菌的侵害。

兒童洗手的正確方法如下:

1. 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 搓:手心、手臂、指縫相對搓揉20秒。具體方法有: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3. 沖:用清水把手沖洗干凈。 4. 捧: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再關閉水龍頭。 5. 擦:用干凈的毛巾/紙巾擦干或烘干機烘干。

那么,寶寶洗手用洗手液好呢?還是香皂好呢?

兒童用什么洗手好?研究發現,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效力并不亞于使用氯消毒劑,能夠除去絕大部分病菌,甚至包括炭疽病毒孢子。而醫院常用的含酒精洗手泡沫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專家建議,給寶寶洗手最好還是使用肥皂。在公共場合,最好自己帶塊小肥皂,或者用消毒紙巾消毒,盡量避免使用外面的洗手液。家中,最好也是使用肥皂或者香皂,裝肥皂或香皂的盒子要是鏤空的,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孩子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有效預防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