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量不足是許多新媽媽常常面臨的問題,但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新媽媽如何克服奶量不足呢?首先,她們需要做到“三早”: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專家表示,頻繁有效的吮吸可以促進母親泌乳素的分泌,增加泌乳量,這是母乳喂養成功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按摩也是幫助媽媽建立射乳反射區的重要手段。按摩的方式主要有背部按摩和乳房按摩兩種。背部按摩的方法是:媽媽裸露上身,彎曲坐穩,乳房松弛自然下垂,醫務人員或親屬雙手握拳,雙拇指點壓在脊柱兩側做小圓周按摩,順脊柱往下移,循環進行,刺激射乳反射。背部按摩應在產后第二天開始進行,效果最佳。

乳房按摩的方法是:涂抹乳房按摩凝膠或乳汁于乳暈、乳頭;一只手托著乳房,另一只手的大魚際肌或小魚際肌,從乳房的根部向乳頭的方向旋轉按摩,不斷更換位置,按摩整個乳房。

再者,中醫調理也是解決奶量不足的有效方法。中醫針灸、理療進行產后調理。針灸通過中醫經絡理論對產后婦女進行調理,除防產后并發癥、改善情志,還可改善乳房血液循環,將興奮上傳至垂體引起催乳素釋放,加強泌乳反射,從而增加乳汁分泌。

此外,飲食也是影響奶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國民間,食補食療是每一位新媽媽的必經之路。飲食確實能對增加泌乳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像魚骨湯、通草木瓜魚尾湯、豬腳湯等都能為媽媽補充營養,增加泌乳量。但很多媽媽都以為光喝湯汁就可以,其實不對,湯渣也是有營養的,媽媽們也要吃湯渣。

然而,哺乳期的飲食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油炸肥膩食物不要用油炸薯片、糖及蛋糕來代替吃飯。因為這些食物通常含的熱量較高,缺乏營養且不易消化。其次,辛辣性食物,如生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在產后1個月內不宜食用。在整個哺乳期,媽媽也應該盡量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入,因為它們會通過乳汁影響寶寶,易使寶寶上火。最后,寒涼回奶食物,如肉類:豬心、鴨肉、魷魚等,蔬菜:馬齒莧、黃瓜、冬瓜、苦瓜、菜瓜、竹筍等,水果:梨、西瓜、柑橘等,其他:韭菜、麥芽水等食物有回奶的作用,最好不要吃。這些食物會引起寶寶過敏,如橙子、洋蔥等,會引起寶寶拉肚子、脹氣,媽媽還要多觀察寶寶皮膚上是否出現紅疹,避免吃后造成寶寶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