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現代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兒童營養不良的問題仍然存在。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攝食不足、喂養方式不當、身體素質不佳等,導致營養不能被充分吸收。有些孩子可能過多食用速食食品,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營養不良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甚至會影響治療發育。因此,父母們需要對兒童營養不良進行預防。

營養不良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幼兒身體中的營養太少或太多。從狹義上來說,是指身體中的能量或者蛋白質不足,難以維持自然成長,干擾了身體的正常發育。如果蛋白質含量太少,幼兒的身體會呈現浮腫狀態,而能量不足,幼兒會偏瘦,體重低于同齡人。

如何預防兒童營養不良呢?

1. 多運動。讓孩子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陽光能夠促進孩子營養的吸收,在運動中可消耗人體的熱量,增強食欲,也能提升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孩子偏食,就更應讓他多運動,運動之后,胃口會大開,能夠幫助改掉偏食的壞習慣。

2. 按摩。父母可以用手心貼在孩子的小腹順時針輕輕打圈按揉,每天按摩三次,每次3分鐘即可,最好在手心發熱的時候按揉,否則會讓寶寶腹部受寒。這樣能夠促進孩子胃腸蠕動,增強消化系統功能,更好的消化所攝取的食物營養。

3. 飲食調節。輕度營養不良以調節飲食為主,給以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以寶寶吃飽為度。中、重度營養不良遵循序漸進的方法,熱能由低度開始,逐漸增加飲食,食物種類也逐漸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兒的食欲和大便情況而定,進食順利者熱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20-140千卡。營養不良治療后其熱量再調整到正常需要量。

4. 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寶寶的營養要多一些。對于早產寶寶更加需要媽媽關注,早產寶寶由于發育不足,喂哺困難,另一方面營養的需要又相對較高,更應強調母乳喂養。如無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還要按時增加輔食。

5. 接種疫苗。為了使小朋友免受傳染疾病的困擾,爸媽要帶小朋友定期注射疫苗。對于消化器官上存在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父母決不能放棄治療,應配合醫師,讓幼兒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