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因狗舔手不幸離世,狂犬病風險你了解嗎?
據報道,一名9歲男童在被狗舔手后出現狂犬病癥狀死亡,引起了廣泛關注。那么,被狗舔手是否會導致狂犬病呢?實際上,一旦發生狂犬病,死亡率將達到100%,因此,應在有效時間內及時接種疫苗。那么,9歲男童被狗舔手死亡是真的嗎?接下來,我們將對此進行詳細解答。
據了解,去年五六月份,新鄉衛輝市安都鄉的小楠曾被小狗抓傷,但由于害怕家人責罵,他并沒有告訴家人。到了2018年12月30日,他又一次和家里的小狗玩耍,這次小狗舔了舔他的右手食指,不巧的是,食指上剛好有個傷口。這一次,同樣沒有告訴家人。2019年2月7日,小楠陸續出現怕風、怕水、怕光、怕聲等癥狀;2月10日孩子癥狀加重,出現雙上肢麻木,伴有躁狂、興奮、四肢痙攣等,隨后小楠被送到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診,醫院診斷為狂犬病。雖經全力搶救,但小楠還是在2月12日死亡。
被狗舔也會得狂犬病嗎?需要強調的是,不是只有被咬傷才會感染狂犬病,當被動物舔舐、抓傷、咬傷后,都不要有僥幸心理,應該及時到正規的狂犬病處置門診處理傷口、接種狂犬病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這樣可以有效防控狂犬病的發生。盡管數據顯示,人被各種動物咬傷患狂犬病的比例中,被狗咬傷者占80.07%。但要注意,除了狗,其他動物咬傷后也要及時接受救治。
傷口處置記住“一擠二沖三消毒”。在被動物咬傷后,特別出現皮膚破損有出血的時候,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擠壓、沖洗和消毒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要記住“一擠二沖三消毒”。一擠是預防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首要措施,目的是及時擠盡污血,降低狂犬病病毒感染機率,方法從近心端向遠心端反復擠。擠盡污血后,應立即用專用洗消劑、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清水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較深傷口沖洗時,要加大水壓),然后用生理鹽水(也可用純凈水代替)將傷口洗凈。
三消毒是在一擠二沖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傷口。傷口情況允許下,應盡量避免縫合。狂犬疫苗的有效接種時間分為三種情況:對于暴露后即咬傷后的接種狂犬針的處理,對輕微咬傷,即皮膚沒有流血,應該在被咬的當天就即時注射狂犬疫苗及措施、第4天、第8天、第15天和第31天,分別注射一次狂犬疫苗,兒童的用量和大人一樣。對于嚴重咬傷,被咬當天和第4天應該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且,在被咬當天注射疫苗的同時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咬傷局部和肌內注射。如果使用過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必須在疫苗全程注射完畢后,再加強注射2~3針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別加強注射1針。
針對沒有被咬傷的健康公民用于預防注射,可按當天、第8天、第22天總共注射3針。1年后加強注射1針,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強注射1針。以上就是有關9歲男童被狗舔手后死亡是真的嗎,被狗舔也會得狂犬病嗎的相關介紹。對于被任何動物的抓傷,都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對于孩子的此類事件的教育知識也應多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