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在新生兒期發生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其定義為細菌通過各種途徑侵入血液循環,并在血中繁殖生長,產生毒素,導致全身性感染。這種疾病往往病情嚴重,可能伴隨其他器官系統的化膿性感染或損害,對新生兒的生命構成威脅。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并不典型,缺乏特異性,且復雜多樣,常常在早期被忽視。一旦病情惡化,引起家長關注時,往往已經相當嚴重,治療難度較大,還可能出現合并癥。下面簡單介紹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幫助家長對疾病有初步了解。

首先,應了解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新生兒容易患上敗血癥,如母親在產前或產時有發熱、腹瀉或其他感染的病史;胎膜早破,尤其是早破水12小時以上;羊水混濁發臭;產程較長或新生兒有窒息、搶救史;分娩時消毒不嚴格,分娩環境惡劣;以及新生兒有皮膚感染、臍帶感染、口腔粘膜有破損等。此外,由于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本身的免疫功能較弱,更易患上新生兒敗血癥。對這些新生兒,醫護人員和家長應特別關注,需密切觀察和精心護理,以發現病情變化。

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有哪些呢?一般常見表現包括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吃奶減少、哭聲減弱、體溫升高或不升、體重不增或降低。隨著病情的進展和加重,新生兒很快會出現不吃、不哭、不動、面色不好、精神萎靡、嗜睡或驚厥發作等癥狀。如果在上述一般癥狀的基礎上出現以下較特殊的表現,則更提示可能患有敗血癥:1、黃疸:可能與上述癥狀同時存在,也可能是敗血癥的唯一表現。特別是黃疸出現較晚;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又出現黃疸或黃疸迅速加重而且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時,更應懷疑本病。2、肝脾腫大:這種表現出現較晚,肝脾腫大也無法用其他疾病解釋。一般肝臟腫大常比脾臟腫大更明顯。3、出血傾向:皮膚出現瘀點、瘀斑,嚴重者甚至出現取血或打針的針孔處滲血不止,還可有嘔血、便血、尿血、肺出血等。4、出現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有花紋、四肢涼、脈搏搏動弱而快、尿量減少及血壓下降。5、其他:呼吸增快或暫停,腹脹、腹瀉,浮腫、皮膚硬腫,有皮疹、膿庖疹等。

此外,在診斷新生兒敗血癥后,還應注意有無其他合并癥的發生,如泌尿系感染、化膿性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等,必要時應做相應的化驗檢查。總的來說,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較為復雜,家長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了解新生兒什么樣的情況是不正常的,以便及時就醫,及時診斷,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