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防治2024:有效肝炎預防策略
我國目前約有70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盡管我國兒童乙肝的病毒感染率已顯著下降,但我們仍需做好防控措施,特別是要關注生活中的細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乙肝傳染和肝炎呢?
首先,對于乙肝的預防,我們可以采取注射乙肝疫苗的方式。新生兒或成人接種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出生后24小時內的新生兒注射第一針,"1"代表第一針注射后一個月注射第二針,"6"則代表第一針注射后六個月,也就是半歲時注射第三針。
其次,切斷唾液傳播也是預防乙肝的重要手段。在50~8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唾液中,可以檢測到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肝攜帶者母親給孩子嘴對嘴地喂食物是個壞習慣,我們應該制止。
再者,把好輸血、血液制品質量關,使用最靈敏的檢查方法,過篩輸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輸入人體。同時,也要隨時檢查職業獻血員的健康狀況,發現有乙肝感染標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不能獻血。
此外,搞好衛生工作,如家庭和環境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洗勤曬被褥,創造一個干凈良好的家庭環境,這樣疾病不易傳播。同時,也要遠離易感染場所,如公共場所、理發店、美容院等,這些地方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紋眉、修腳等都可以傳染HBV。此外,對于不正規的醫療診所,要確保其對針劑、器皿、器械進行了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最后,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一個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養成飯前便后、出入公共場所(如公交車、醫院、超市等)后洗手的衛生習慣。
肝炎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如甲型和戊型肝炎;另一類則是通過血液和性接觸傳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可通過血和血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及性接觸傳播。
肝炎的臨床表現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癥狀包括食欲減退、腹脹、厭油膩食物、惡心、嘔吐、易疲倦。部分患者鞏膜或皮膚黃染,發熱,肝區隱痛、肝大、觸痛,部分患者出現蜘蛛痣和肝掌,重型肝炎可見腹水、少尿、出血傾向和意識障礙、昏迷等。
預防肝炎的方法有很多,如不輸入未經嚴格檢驗的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頭撥牙、修腳、刮臉、耳垂穿孔、紋身等,不共用牙刷、剃須刀、修眉刀、注射器等可能會引起傷口的工具。同時,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乙肝病毒陽性的母親在妊娠及分娩過程中,極易將病毒傳染給胎兒,可以采用乙肝母嬰阻斷技術進行預防。此外,到正規醫療機構注射疫苗,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可以減少感染乙肝的機會。
總的來說,預防乙肝和肝炎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注射疫苗、切斷傳播途徑、搞好衛生、遠離易感染場所、培養良好衛生習慣等。只要我們做好這些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減少乙肝和肝炎的傳播,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