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的兒科部門進行兒保,醫生通常會建議他們為孩子補充維生素AD,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佝僂病。那么,為什么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佝僂病呢?為什么醫生建議服用維生素A和D而不是僅僅服用維生素D呢?維生素D要補充多久呢?維生素D的缺乏會對骨骼健康產生影響。

維生素D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素。如果膳食中缺乏維生素D或者沒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人體可能會出現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嬰幼兒體內維生素D的缺乏,這會導致鈣、磷在腸道內的吸收不良,使鈣、磷無法沉著在骨頭上,從而導致全身代謝失常。根據流行病學數據,盡管我國兒童佝僂病的發病已經大幅度減少,但人群中維生素D的缺乏仍然非常普遍。

近年來,維生素D缺乏所帶來的慢性病風險已經引起了國際營養學界的高度關注。那么,為什么在我國的嬰兒需要補充維生素A和D呢?藥師冀連梅指出,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醫生通常只建議嬰幼兒每日補充維生素D,并沒有明確規定補充維生素A。這是根據當地的國情和飲食結構決定的,因為受地域特點、飲食習慣、經濟水平、維生素A強化食品的普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發達國家的寶寶維生素A缺乏問題并不突出,因此也就不需要常規補充。

但是,我國的情況卻不一樣。我國嬰幼兒和兒童的總體維生素A攝入量普遍偏低,因此建議他們補充維生素A和D。根據《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的明確建議,新生兒出生15天起就應該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AD,建議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IU-2000IU,維生素D400IU-800IU。只要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維生素AD產品得到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并且按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要求正確給孩子補充,是不會造成孩子維生素AD中毒問題的,所以媽媽們也不必過度擔心。

除了補充維生素AD,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補充維生素D,那就是曬太陽。最好暴露手腳的皮膚直接曬太陽,這樣才能生成更多的維生素D。陽光浴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方式。

缺乏戶外活動會極大地影響人體生成足夠的維生素D。此外,在日常飲食中,家長也應該注意多攝入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海水魚(如沙丁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以及魚肝油制劑。但是,人奶和牛奶含維生素D較少,純母乳或牛奶為主的嬰幼兒需要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