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說法,即在百日之前,嬰兒是不能被抱出門的。不論發生什么事,他們只能在家待著,這句話到底是真的嗎?

許多接受過現代化教育的父母對此感到疑惑。盡管嬰兒脆弱,但為什么一定要等到白天呢?如果不能出門,寶寶是否會有不舒服而無法去醫院?

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雖然嬰兒的確不太適合被抱出去,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外出。事實上,百日不能出門,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寶寶,因為新生兒對細菌和病菌的抵抗力很弱。他們沒有能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影響,如被風吹到或感染細菌,很容易生病。此外,新生兒更需要一個安心睡眠的環境,因為這有助于他們大腦的快速發育。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讓寶寶長時間待在家里。適當的戶外活動對寶寶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好處。比如,在溫度適宜、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帶寶寶外出,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皮膚和氣管黏膜,使他們逐漸適應環境變化。此外,戶外活動還有助于促進寶寶對鈣質的吸收,增強抵抗力,以及促進大腦發育。

那么,寶寶多大能開始帶出門呢?在醫學上,并沒有規定寶寶多大能出門。但在通常情況下,當寶寶3周時,就可以逐漸帶出門了。畢竟,帶寶寶外出可以讓他們換換新鮮空氣和視野,對大人和小孩都有好處。但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在寶寶身體狀況較好的時候出門,抵抗力差的寶寶出門容易感冒。

總之,在合適的情況下,即使寶寶不滿百日,也是可以帶出門的。盡量去安靜、空氣好的地方,對寶寶成長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