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齒的9個征兆及適合長牙期的食譜
在寶寶4個月左右時,乳牙逐漸長出。在出牙前,如果母親仔細觀察,可能會發現寶寶出現一些異常的主要表現。這些癥狀包括:口水流出來、想要啃東西等。這些癥狀都是寶寶長出乳牙前的表現。那么,寶寶出牙的征兆有哪些呢?
1. 痛疼:寶寶可能會主要表現出痛疼和難受的征兆。 2. 狂躁:牙齒的不適感會讓寶寶情緒不穩定,容易哭鬧,特別是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是在明顯。 3. 臉頰發紅:寶寶的面頰可能會出現鮮紅色的色斑。 4. 口水:出牙時,唾液會過多,寶寶會經常流口水。 5. 啃、嚼或咬東西:當任何東西放入寶寶嘴唇周圍時,他可能會發生以上姿勢。 6. 牙齦紅腫:檢查寶寶的嘴唇,看看牙床上是否有點兒腫脹或發脹。 7. 睡眠不穩定:寶寶可能會在晚上醒來,而且看上去焦躁不安。雖然他以前一直睡得很穩定。 8. 體溫升高:出牙會使人體體溫稍微上升,因此寶寶可能會感覺比平常熱一點。 9. 屁股疼痛:盡管還不清楚原因,但一些爸爸媽媽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得紅屁屁,而且有可能排便稀。
在寶寶出牙期間,可以嘗試以下菜譜:
1. 奶香味土豆泥:土豆2-3個,鮮牛奶適當,無鹽黃油1小匙,黑胡椒粉少量,鹽少量。做法:土豆清洗,削皮切片狀,放進小火鍋中。往小火鍋中加入適量冷水,先燒開后轉小火煮到土豆爛熟。土豆煮好后,加鹽、黑胡椒粉、無鹽黃油,再用打蛋機或小勺,趁熱將土豆倒成泥。根據土豆泥的硬軟程度,根據喜好逐漸添加鮮牛奶。攪拌均勻,調成喜愛的濃砂漿稠度即可。
2. 蛋黃泥:雞蛋黃1顆。做法:將生雞蛋放進滅菌鍋中煮熟,剝掉生雞蛋,取下雞蛋黃,將雞蛋黃用湯勺損壞。
在寶寶出牙期間,要避免讓寶寶吃太多含氟量高的食物。新牙的生長發育酸化是在6-7歲之前完成的。飲用水中含氟量以維持在0.5-1ppm以內最適合,這一濃度值能具有齲齒的預防功效,且不容易產生漫性氟中毒。
在牙生長發育酸化期內,長期食用含氟量太多的水會導致黃點牙(氟釉牙或氟斑牙),甚至造成漫性氟中毒。甜品、汽水、糖塊等容易粘附在牙齒和牙齒縫隙中,形成蛀齒。汽水還可能導致齲齒,并可能危害寶寶的胃口。因此,要預防寶寶用餐前尤其是臨睡前吃零食或糖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