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總是擔心寶寶喝奶不夠、吃不完,只要寶寶不肯放口,她們就會讓寶寶多吃一會兒奶。然而,這種喂養方式對寶寶的牙齒非常不利。寶寶長時間浸泡在奶水中,乳牙容易齲壞。據調查,很多新媽媽每次喂奶時間超過10分鐘,很多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口腔專家建議母乳喂養到小孩1歲即可,每次喂奶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然而,實際情況是相當部分新任媽媽做不到。最近,在對市區幾所幼兒園的小朋友做的口腔調查中,發現家長在喂養嬰幼兒時常忽略了口腔衛生,導致小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長出了蟲牙。

專家表示,如果每次喂奶時間過長,孩子一邊玩其他東西一邊喝奶,或者喝著奶就睡著了,孩子牙齒長時間浸泡在奶水里,就容易長齲齒。為此,口腔專家建議每次喂奶時間不超過10分鐘。

調查數據顯示,逾四成的小孩需要含乳頭睡覺。最近,廣州醫學院口腔醫院對荔灣區昌華街管轄的鐵二幼、昌華幼兒園、新都里幼兒園三所幼兒園的800余名嬰幼兒進行了口腔檢查及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嬰幼兒患齲率的較高,這和家長對嬰幼兒的喂養及口腔保健認知度不夠有關。

在母乳喂養的家庭中,88.4%的家長在小孩一歲前戒奶,11.6%的家長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超過一歲,有的甚至到3歲左右。41.3%的家長是隨時喂奶,沒定時喂奶;62.3%的家長每次喂奶時間超過10分鐘,44.8%的小孩需含乳頭睡覺。84.2%的家長喂養小孩時用奶瓶,64.5%的小孩使用奶瓶的時間超過一歲半。47.3%的家長是隨時用奶瓶喂食物給小孩,38.7%的家長每次喂食時間超過10分鐘。36.1%奶瓶內容物為含糖飲品。21.8%的小孩需要奶瓶輔助入睡,有小部分小孩喜歡甜食及甜飲料,且大部分在正餐間及睡前食用,49.8%的小孩在睡前喝牛奶,喝完即睡覺,還有一部分小孩含著奶瓶或安慰奶嘴睡覺。

近八成的小孩兩歲半前不刷牙。調查同時顯示,有相當部分家長不知何時該給小孩刷牙、怎樣刷牙、刷牙的次數及時間。受調查的家長中僅29%的家長在小孩2歲半前開始給小孩刷牙,79%的小孩2歲半還不刷牙;刷牙的小孩中僅22.7%的小孩每天刷兩次,刷牙小孩中僅23.4%的小孩刷牙時間達3分鐘;43.2%的小孩是隨便刷刷。49.2%的小孩刷完牙后還吃東西,66.6%的小孩進食后都不漱口。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也較低,僅51.7%。

家長對嬰幼兒口腔保健、態度的認識較低。16.27%的家長認為嬰幼兒的牙齒不會發生齲壞;17.08%的家長認為齲齒不會影響嬰幼兒的身心發育;40.90的家長認為乳牙會逐漸替換,不需要治療;23.48%的家長認為發現牙齒有黃線、發黑、齲洞不需立即治療;12.79%的家長認為嬰幼兒定期口腔檢查沒有必要。

專家剖析指出,牙齒長泡奶水中易長蟲牙。嬰幼兒期間就長蟲牙的孩子不少,要降低低齡孩子的患齲率,必須從家長入手。廣州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預防與兒童口腔科副主任曾素娟說,在母乳喂養或奶瓶喂養的方式上,不少家長完全忽略了不當的喂養可能對孩子口腔衛生不利,讓蟲牙早早纏上小寶寶。

最顯著的喂養不當就是每次母乳喂養或奶瓶喂養時間過長,孩子一邊玩一邊喝奶,或者含著奶頭就睡著了。甚至有些家長為了哄孩子睡覺,常讓其含著奶瓶。曾素娟說,寶寶的牙齒長時間浸泡在奶水里,容易長齲齒。還有些小寶寶喜歡吃甜食或喝飲料,喝完馬上就睡覺了,這樣的話牙齒也容易齲壞。為此,每次喂奶時應該讓寶寶集中精神喝奶,不要喝停停,更不應該讓孩子喝著奶就睡著。

小寶寶不可能不喝奶,讓他們完全斷絕甜食也不可能,為此給小寶寶做喂養后的口腔清潔很重要。然而,實際上,能堅持做到給嬰幼兒每天口腔清潔的家長不多,小寶寶不肯配合,很多家長就放棄了。就算知道不堅持刷牙小孩容易長爛牙,但也有很多家長覺得乳牙爛掉也無所謂,反正乳牙都要被替換。

乳牙壞掉可能長成“大小臉”。乳牙齲壞真的無所謂嗎?曾素娟介紹,乳牙齲壞,初期可能無癥狀,漸漸可出現吃東西感到不適甚至疼痛,不敢用患側牙咀嚼。兒童如果長期只用一側咀嚼,會造成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關節不適、牙結石堆積引起牙齦炎等。

齲齒進一步發展到牙根周形成根尖周膿腫,可能會波及到乳牙下方的恒牙胚,造成恒牙發育障礙;同時乳牙根尖周膿腫也是一個慢性病灶,其中的細菌可隨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在身體抵抗力低下時,有可能引起心臟、腎、關節等重要器官發病。

如果齲齒發生前牙,造成前牙的殘冠、殘根或缺失,可能造成口腔黏膜潰瘍,還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和容貌,甚至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卑心理,影響身心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