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定義

脂肪是油與脂的總稱。油主要指豆油、菜籽油、麻油等;而脂則主要指豬油、牛油、羊油等。無論脂還是油,都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脂肪中的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必須由食物供給。植物油中通常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如茶油、橄欖油、芥花籽油、紅花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動物油則主要含有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

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又稱為重要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脂肪酸。食物脂肪中,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則包括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在寶寶的食譜中,應特別關注不飽和脂肪酸的供給,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對神經(jīng)發(fā)育和髓鞘形成至關重要。植物油中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如茶油、橄欖油、芥花籽油、紅花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動物油則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如黃油、干酪、全脂奶、冰淇淋、奶油和肥肉等。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也被稱為人造奶油或人造黃油,是一種被認為會增加膽固醇,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油炸薯條、西式糕點、巧克力派等食品中。盡管反式脂肪酸的名稱不同,但通常在商品包裝上標有“人工黃油(奶油)、人造植物黃油(奶油)、人造脂肪、氫化油、起酥油或植脂末”等不同名稱。如果食品標簽上沒有標示“人造”字眼,那么可能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反式脂肪酸。如果配料中出現(xiàn)“氫化”字眼的產(chǎn)品,則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各階段寶寶的脂肪攝取原則

在寶寶攝入食物的過程中,脂肪主要來源于奶制品、肉類、豆制品和烹調(diào)用油。針對這些類別的食物,有不同的攝取建議。

0-6個月:寶寶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粉)。由于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所以母乳更適合這個時期的寶寶。在沒有母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選擇配方奶粉喂養(yǎng)。

6-12個月:寶寶已經(jīng)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母乳(或配方奶)仍然是大部分的營養(yǎng)來源。在這個階段,應特別關注不飽和脂肪酸的供給。由于1歲以前的寶寶的胃腸道發(fā)育尚未完全,所以鮮奶不太適合這個時期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時,應選擇較容易消化、油脂含量較低的魚、去筋瘦肉。采用不加油的方式烹調(diào)肉類和無油的烹調(diào)方式,只是這樣的飲食更利于寶寶的健康,并非為了減少飲食中的油脂總量。

18-24個月:這個階段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吃,可以嘗試吃一般的全脂奶。在這個階段,仍應選擇全脂奶,但可考慮使用低脂奶替代。此外,應選擇低鹽、少油的烹調(diào)方式。

2歲以后:寶寶開始吃零食,上幼兒園后更會碰到各式各樣的點心。在這個階段,應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食物的選擇要兼顧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梢赃x擇將全脂奶改為低脂奶,并采用少油、少鹽的烹調(diào)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