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關愛父母的孩子,讓他們明白付出有回報。如果父母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種溺愛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最近,我們鄰居家有一個年輕的家庭,他們生活節儉,但有一個4歲的兒子。有一天,他們帶兒子去玩,為了兒子買了一瓶可口可樂。但兒子喝了幾口就不想再喝了,這時媽媽剛拿起可樂,兒子搶過來瓶子,大聲喊道:“這是我的!”媽媽看著兒子搶走可樂,悲傷的眼淚掉了下來。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孩子卻沒有任何回報。但這種愛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不懂得關心父母,極端自私,甚至眼中沒有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精神和物質的回報,孩子知道回報的話,父母的愛就有積極的意義。

郭先生前幾天去拜訪朋友,發現他兒子和兒子吃巧克力。他先跟兒子講道理,讓兒子分一點給他。兒子拒絕了,朋友很生氣。最后,兒子把一半分給了他。郭先生感覺有點奇怪,朋友平時都不喜歡吃巧克力,怎么今天破位了?此外,朋友的家庭富裕,買巧克力的錢。他問朋友:“我不喜歡吃巧克力,但我認為孩子從小就不能獨享,必須從小學回報?!?/p>

讓孩子從小學回報這句話說得很好!的確,回報意識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可以使孩子從回報父母變成回報他人和社會,成為高尚的人。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回報父母呢?

首先,要善于溝通。父母累了,讓孩子喝茶,和孩子一起去街上買東西,讓孩子也幫忙拿一部分可以移動的東西。父母必須明白地告訴孩子,父母也需要孩子回報愛情。

其次,讓孩子知道共享。無論為孩子買什么美味的東西,父母都不能讓孩子獨享。讓孩子留給父母一部分,讓孩子學會分享。

再次,愉快地表示回報。孩子在關心父母方面做任何行動,父母都應該高興。

最后,提示孩子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回報父母。孩子應該學會關心父母,為他們的生活做出貢獻,這樣才能讓父母感到欣慰。

總之,讓孩子學會回報父母,是培養他們品德的重要途徑。我們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父母的愛,學會關心他人,為社會的和諧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