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化較大時,孩子們容易感冒發燒,年輕的媽媽們對此十分擔憂。感冒、咳嗽、積食等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可能對孩子造成困擾。雖然治療這些疾病后,病愈后仍需注意防止病情反復。河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侯江紅指出,在治療完孩子疾病后,對孩子進行飲食和居住環境的調理至關重要。正確的飲食起居護理能鞏固療效,減少復發,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更為關鍵的是,調整照顧有助于減輕生病時疾病和藥物對胃腸功能的不利影響。

在孩子的康復期間,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衣物要適中,根據氣候變化更換衣物,保持室內溫度適中。在冬季和初春時節,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10-20℃之間,以避免感冒。此外,要確保室內外溫差適中,避免溫差過大。

在飲食方面,要避免油膩、生冷、辛辣的食物,避免膨化食品、飲料等。此外,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食品不宜多吃,以免產生內熱,增加腸胃負擔。對于孩子,選擇糧食煮粥是一種較好的喂養方式,如白米粥、小米粥、薏米粥、玉米糊、面片湯等,這些食物營養豐富且易于消化吸收,對恢復孩子的胃腸功能有很大幫助。

做粥時,要注意熬煮的方法,火候要適中,小火慢慢熬,才能入口黏軟,容易消化吸收。同時,要注意家庭成員共同享用,消除孩子吃“病號飯”的感覺。

保健粥可作為飲食的補充,有助于改善身體狀況。如小米山藥粥、薏米紅豆粥、白菜蘿卜湯等。這些保健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尤其適合長期大便稀、不成形的孩子食用。

總之,在康復期間,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飲食和居住環境的調理,以幫助孩子病愈,防止病情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