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輔食添加策略:漸進式引導
隨著嬰兒逐漸長大,4個月后,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其對營養的需求。這時,父母可以考慮給孩子添加輔食。然而,添加輔食對所有母親來說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嬰兒進食一種新的食物往往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而且他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因此,添加輔食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 添加的量應由少到多。 2. 食物應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固體食物。 3. 添加食物種類,也應習慣了一樣再加另一樣。一次沒有添加成功不能因此認為孩子不喜歡或不適應,可過些時候再試吃。喂食要有耐心,不能強迫。每次添加新食品后,應密切注意其消化情況,如發現胃呆、嘔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況,應暫停喂此種輔食。當腸胃功能恢復正常后,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如遇小兒患病,暫勿增添新輔食。 4. 靈活掌握增添輔食的品種和數量:在具體喂養時,應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判斷喂養是否得當的客觀指標為:嬰兒食后不哭鬧,睡眠好,大便消化,體重增長滿意。
此外,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嬰兒生長速度快,但消化力卻不如年長兒成熟,因此為寶寶選擇和制作輔食需注意6個方面:
1. 配方合理,營養均衡。 2. 選擇含高能量和營養素的食品。 3. 限制純熱能食物。 4. 好吃,但不含刺激性。 5. 食物應新鮮并切碎煮爛。 6. 注意衛生。
在具體喂養時,應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判斷喂養是否得當的客觀指標為:嬰兒食后不哭鬧,睡眠好,大便消化,體重增長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