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它對人體的作用不容忽視。首先,皮膚作為人體的屏障,能夠防止體內液體的不正常流失,同時也能防止細菌和病毒的侵入。此外,皮膚還能為身體提供恒溫狀態,減輕外力對體內重要臟器造成的損傷。

嬰幼兒皮膚與成人相比,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嬰幼兒皮膚較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受傷和感染。新生兒的皮膚含有較多的角質細胞,表層缺乏溶菌素,容易受到損傷。同時,新生兒的皮膚含有豐富的血管,血管網比成人更貼近表皮,皮膚腺發育良好,分泌旺盛,汗腺發育不良。

由于嬰幼兒皮膚的特點,家長在照顧新生兒時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避免損傷皮膚。在洗澡、洗臉等操作時,要輕柔,避免用力揉搓皮膚。同時,在為新生兒保暖時,要避免直接將熱水袋貼在皮膚上。洗澡時要注意水溫,避免寶寶的皮膚被燙傷。

其次,要保證嬰幼兒皮膚的清潔干燥。這是護理嬰幼兒皮膚的關鍵。要每天洗澡、清洗皮膚皺褶處,如耳后、頸下、腋下、大腿根等。大便后要洗凈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潔和干燥。根據季節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以便保護好小兒的體表和體內。

此外,要避免刺激。嬰幼兒皮膚對外界刺激較為敏感,所以新生兒的內衣、被單、尿布等宜用細軟、潔凈的棉布。避免使用易引起過敏的物品,以防里幼兒過敏性皮炎的發生。

最后,要防止曬傷和感染。適當的日光浴可以增強抵抗力,但應避免光線直射臉部或照射時間過長。要防止感染,接觸新生兒時要干凈,曬后使用,以免病菌感染。

總之,嬰幼兒皮膚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易出現損傷和感染。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損傷皮膚的因素,確保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