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氣在嬰幼兒時期是相當(dāng)常見的腸胃癥狀,其原因分別為生理構(gòu)造、進食習(xí)慣、病理因素等。

  生理構(gòu)造

  新生兒的胃腸道發(fā)育尚未完成,消化功能有限,且腸道中也還沒有足夠的有益菌來幫助食物分解,這些生理構(gòu)造因素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陳永綺表示,消化不完全就容易產(chǎn)生脹氣。喝母乳的寶寶約1個月大后腸道中就可長出足夠數(shù)目的有益菌,喝配方奶的寶寶則可能需2?6個月的時間。因此,喝配方奶的寶寶也較容易出現(xiàn)脹氣的情況。

  哭鬧

  寶寶大聲哭鬧時,也會因為換氣而吸進大量的氣體到體內(nèi),造成脹氣。

  進食方式

  進食方式包含了寶寶“攝入體內(nèi)的食物”以及“攝取的過程”。配方奶通常含有乳糖配方,會給寶寶的腸道帶來負(fù)擔(dān)。若腸胃無法完全分解消化乳糖,便容易造成脹氣;此外,有些食物在分解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氣體,像淀粉類的地瓜、馬鈴薯等。使用奶瓶喝配方奶的寶寶,也可能因為吸口的大小而無法吸入剛好的量,反而吸多余的氣體進入體內(nèi)。

  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的原因大多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會影響腸胃功能,腸胃無法徹底執(zhí)行消化功能時,便會造成脹氣。且會有其他病毒本身帶來的癥狀,像合并血便,則可能是感染了沙門氏菌;若脹氣時,一按壓寶寶的肚子寶寶就會大哭,就可能是較嚴(yán)重的情況,須更加小心。

  脹氣的癥狀

  通常脹氣時,最明顯的癥狀便是敲寶寶的肚子時會出現(xiàn)“咚咚咚”的空氣聲。脹氣又可分為腸脹氣和胃脹氣。“胃脹氣”主要是氣體在胃內(nèi)產(chǎn)生,通常為進食時攝入過多的氣體所造成,而“腸脹氣”則是因為消化分解時出現(xiàn)的氣體所造成。

  胃脹氣時,輕壓寶寶的胃部,可能會出現(xiàn)打嗝的情況;若是腸脹氣,輕壓寶寶腹部,過一陣子就可能排氣。除了這些癥^^外,若是寶寶出現(xiàn)食欲不佳、便秘的情況,還有不明原因的哭鬧,都可能是脹氣了。媽媽不妨用上述方法檢視,確認(rèn)寶寶是否脹氣,并且協(xié)助寶寶將肚子里多余的巧體排出。陳永綺醫(yī)師表示,當(dāng)肚子里面充滿多余的氣體,自然會影響寶寶的食欲,進食量一旦下降,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媽媽們一定要留意。

  脹氣和個人體質(zhì)有關(guān)

  寶寶腸胃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因此常出現(xiàn)脹氣的問題,一般多在添加輔食階段后就有明顯改善,但有些人卻會持續(xù)到3?4歲,這屬于個人體質(zhì)因素,先天胃腸道環(huán)境不佳或過敏體質(zhì)是主因,建議多補充益生菌等有益的食品,促進腸胃蠕動以改善脹氣的情況。

  消脹氣方法

  通常脹氣能通過筒單的居家照顧獲得緩解,但若寶寶脹氣的情況持續(xù)多曰,則必須帶寶寶就診,査明脹氣的原因,以免延誤病情。

  1、按摩腹部

  寶寶脹氣時,媽媽可用手掌繞著寶寶的肚臍做順時針按摩,大約按摩5分鐘。可配合抹上薄荷油,刺激腸胃蠕動。按摩后也可再包上溫毛巾,溫敷5?10分鐘。若只是單純按摩也可使用嬰兒油。

  2、改變進食方式

  喝配方奶的寶寶必須找到適合寶寶的奶瓶吸以貞綺醫(yī)師表示,每個寶寶吸吮的力度不同,若是寶寶吸吮力量大,應(yīng)給他吸孔鉸小的奶瓶;若是寶寶吸吮力量小,就應(yīng)給他吸孔較大的奶瓶,讓寶寶能順利地喝奶,又不會吸進多余的氣體。而喝母乳的寶寶,媽媽也必須和寶寶調(diào)整出最適合的晡喂姿勢,雖然母乳有不會導(dǎo)致脹氣的優(yōu)勢,但若是哺喂姿勢不佳,寶寶仍可能在吸吮乳頭時吸進多余的氣體而造成脹氣。

  3、按壓穴位

  將恥骨和雎骯5豳的距離假想為一條線,并將這條線劃分為三等份,在靠近恥骨的1/3處即為按壓的穴位點,在這個穴位點上輕輕按壓,有助于腸胃蠕動,協(xié)助氣體排出。

  可以涂抹萬金油嗎?

  有些媽媽會用萬金油給寶寶涂抹,6個月以下的寶寶皮膚較為脆弱,建議用薄荷油或嬰兒油取代,待寶寶6個月大后,可再使用萬金油。薄荷油是較常用的精油種類,效果較好,使用時建議媽媽先將薄荷油涂抹于手上,在手上抹開后再為寶寶進行按摩的動作,不要直接將薄荷油或萬金油倒在寶寶的肚子上,以免刺激皮膚與腸胃蠕動,反而可能造成疼痛,增加不適感。

  4、飯后拍嗝

  每次喝完奶后,為寶寶進行拍嗝的動作也可避免脹氣。剛喝完奶后進行,先將寶寶抱坐于膝上,面微朝下,讓寶寶身體和地面大約呈30度角,然后輕拍寶寶的背部。陳永綺醫(yī)師表示,不是每個寶寶在拍嗝后都會有氣體排出的。因此若持續(xù)拍了5分鐘后,仍沒有打嗝或排氣,媽媽也不用一直拍到寶寶打嗝為止,有時過分的拍嗝反而會讓寶寶吐奶。拍嗝時也要特別注意支撐寶寶的頸部,特別是4個月前的寶寶,頸部肌肉尚未發(fā)育完全,必須給予良好的支撐。

  而后可抱著寶寶,讓寶寶靠在肩上,在喝奶后的15?30分鐘之內(nèi)避免讓寶寶平躺,以免影響消化。

  5、選擇食物

  寶寶的主食是牛奶,尚未進入輔食階段的寶寶,無法攝取纖維素食物幫助腸胃蠕動。陳永綺醫(yī)師表示,若寶寶有嚴(yán)重的脹氣情況,不妨喂食少量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水可刺激腸胃蠕動,但濃度不能太高,以免破壞寶寶的味覺,影響吃的習(xí)慣。進入輔食階段的寶寶,則可將蔬菜打成泥或計,讓寶寶攝取蔬菜中的纖維素,但要記得給予寶寶足夠的水分,因腸胃消化纖維素食物時需要大量的水分,若是人體水分?jǐn)z取不足,便會吸光腸道內(nèi)的水,容易造成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