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情緒是許多家長和幼兒園畢業生都面臨的難題。在幼兒園畢業生即將進入中小學的時期,這種情緒不言而喻。許多家長在幼兒園大班時做過一個當場調研,調查了孩子要上中小學時,家長自身情緒的描述。調查結果表明,所有家長都寫有“焦慮情緒”,其中3張排在了第一位,2張排在第二位。那么,父母們的焦慮情緒源頭在哪里呢?怎樣才能合理地擺脫它呢?

首先,對于選校焦慮情緒,現在的入學政策非常靈活,家長們也變得越來越焦慮。因為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家長們需要做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例如訪問學校網頁頁面、收集招生章程、整理個人檔案等等。然而,家長們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即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班級中最好的一個,因此他們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進入自己滿意的學校。但事實上,他們所看好的學校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如果把入學提前準備當成入學復習,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家教老師焦慮情緒也是許多家長所面臨的挑戰。孩子要成為真正的學生,家長需要處理許多難題和困難,如學習習慣的融入、學校自然環境的融入、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的融入等。這些困難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許多家長對孩子能力不足感到擔憂,也會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有的家長會把自己的擔憂和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為了緩解這些焦慮情緒,家長們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首先,要理性地了解孩子的情況,相信孩子能夠應對好入學所面臨的挑戰。其次,指導孩子學習,許多家長對如何協助孩子學習感到困惑,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此外,家長要做好前期準備,根據參加家長學校、閱讀文章、向其他家長或孩子教師請教等方式來充實自己,使自己能夠更好地指導孩子。最后,當孩子真正成為中小學生時,家長的角色也要發生轉變,從“撫養”孩子,轉向“培養”孩子。親子教育也需要重新構建,親子溝通也需要重新調整。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擺脫焦慮情緒,幫助孩子順利地進行年幼銜接。

總結起來,對于少年兒童而言,父母應鋪平道路,幫助他們擺脫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