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其中一歲以下的嬰兒發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如早產、雙胎、大體重、先天畸形等)外,絕大部分營養不良是由后天的喂養問題所致,尤其是輔食添加不合理。因此,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過早添加輔食。媽媽們都希望寶寶身體強壯,不顧及寶寶的消化能力,盲目的添加輔食。然而,剛離開母體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消化腺不發達,分泌功能差,許多消化酶尚未形成。如果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腹脹、便秘、厭食等問題。

過晚添加輔食。有的媽媽對輔食添加不夠重視,認為自己的奶水充足,添加輔食太麻煩。8~9個月的寶寶還只喂母乳,殊不知孩子已長大,對營養、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如果長期只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時若不及時添加輔食,孩子不僅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還會因缺乏抵抗力而導致多種疾病,如貧血和佝僂病等,并為今后的斷奶增加困難。

過濫添加輔食。孩子雖能添加輔食了,但消化器官畢竟還很柔嫩。如果任意添加,同樣會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因此,應根據寶寶的消化功能情況逐漸添加。每增加一種輔食需注意觀察寶寶3~4天,如發現食欲不振、大便異?;蛴羞^敏現象,應暫停這種食品,待恢復正常后,再酌情由少量添加,不能同時增加數種輔食。同時,食物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過渡,比如應按照“米湯-薄粥-稠粥-軟飯”、“菜湯-菜泥-碎菜”這樣的順序來添加輔食;輔食的量要逐漸加大,一次過多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過細添加輔食。有的媽媽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谷雜糧。殊不知,輔食過細,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訓練,不利于其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齒的排列,面頰的發育也會受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寶寶味覺的產生,勾不起孩子的食欲。長期下去,孩子的生長當然不會理想,還會影響大腦智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