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哭聲,是他們對世界的呼喚。在出生那一刻,他們用哭聲宣告,自己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哭聲對于新生兒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不僅象征著生命的開始,還是衡量生命質量的砝碼。對于新生兒來說,哭聲是他們的第一語言,新手媽媽們需要學會聆聽寶寶的聲音。

運動性啼哭是一種無淚的哭聲,聲音響亮、抑揚頓挫,通常沒有伴隨癥狀,每日累計啼哭時間可達2小時,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每日一般4-5次,沒有伴隨癥狀,不影響飲食、睡眠、玩耍。運動性啼哭的哭聲不需要打斷,讓寶寶和媽媽說話。

饑餓性啼哭是一種帶有乞求感的哭聲,哭聲往往是由小變大,很有節奏。當你用手指觸碰寶寶的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頭來,并有吸吮動作。如果寶寶不得到喂哺,則哭聲會更厲害。一旦喂奶,哭聲就戛然而止,吃飽后絕不再哭。有些寶寶還會露出笑容。

過飽啼哭多發生在喂哺后,哭聲尖銳,兩腿屈曲亂蹬,向外溢奶或吐奶。若把寶寶腹部貼著媽媽抱起來,哭聲加劇,甚至嘔吐。過飽哭鬧時,不必哄,哭聲會加快消化。

口渴的哭鬧表現為不耐煩的哭,嘴唇干燥,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當給寶寶喂水時,可立即停止啼哭。

意向啼哭的哭聲平和,帶有顫音。當寶寶走到您跟前時,啼哭就會停止,雙眼盯著您,一副著急的樣子。

尿布濕了啼哭,啼哭強度較輕,哭時多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后啼哭。哭的同時,兩腿蹬被。當為寶寶換上一塊干凈的尿布時,他就不哭了。

要亮光的啼哭,小寶寶白天睡得很好,一到晚上就哭鬧不止。這是由于晝夜顛倒。當你打開燈光時,哭聲就停止了。小寶寶白天睡得過多,應逐漸改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