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性早熟都是食品中激素污染或誤食激素所致。相當一部分孩子,尤其是男孩出現性早熟癥狀,可能是由于腫瘤“作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提醒市民,如果男孩出現性早熟癥狀,家長應格外警惕,及早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某名男孩從小就是個小胖墩,8歲時嘴唇上就長出了“小胡子”。父母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是不是性早熟了?帶到醫院一看,醫生輕描淡寫地說:“胖孩子都會有點早熟的。”小勇的父母也就沒太在意。9歲時,小勇開始出現尿崩(老是想喝水、拉尿)的癥狀,父母又帶他去檢查,但仍然沒發現問題。半年后,始終不放心的家長帶著小勇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檢查。

兒科主任杜敏聯教授一看到小勇就發現情況不對:孩子走起路來有點一撇一撇的,右腿明顯比左腿無力;再細看,孩子嘴角也有點歪。杜教授敏感地想到,小勇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從半年前出現尿崩的癥狀開始,他已經輕微地偏癱了。果然,腦部CT顯示,小勇的腦部上長了個腫瘤!手術半年后,腫瘤就全身轉移,小勇最終不治身亡。杜教授表示,小勇出現性早熟等癥狀,其實就是這個腦部的腫瘤在“作祟”,導致體內內分泌出現紊亂。

在中山一院兒童生長發育中心門診,醫生們發現,性早熟的患兒中,超過半數是由腫瘤引起的早熟。杜教授稱,女孩性早熟主要表現是乳房增大,家長容易發現;而男孩性早熟則主要是睪丸變大,家長不會一眼就看出來,往往只能等孩子陰莖變大、陰毛長出后才警覺過來,所以來醫院看性早熟的男孩,出現性早熟癥狀往往已有一段時間;加上兒童腫瘤患者與大眾觀念中的腫瘤患者不太一樣,孩子一般不會出現腫瘤全身消耗如消瘦等癥狀,看上去完全和正常孩子一樣,所以醫院對每一位就診的男孩都要求做CT檢查,以排除患腫瘤的可能。

據專家介紹,兒童早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真性早熟,就是整個發育進程和正常發育一樣,只不過時間上有所提前;一類是假性早熟,是由其它疾病如性腺(卵巢或睪丸)腫瘤引起的。專家提醒市民,孩子出現性早熟癥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尤其對男孩和6歲以下的女孩出現的性早熟癥狀更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