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炎有痰時如何處理?叩背吸痰時需注意哪些事項?
嬰兒肺炎護理的五個方面:
1. 保持病區氣體新鮮,自然通風,防止對流風,確保溫度和濕度適合,保證發熱量與水分充足,喂養時宜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防止反胃和嗆食。
2. 氧療時,間歇性吸入氧氣,多采用面罩或頭套法,降低對患兒刺激性。初期氧療可提升支氣管氧氣含量,但濃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防止氧中毒。嚴重氧氣不足者可根據病情調整氧氣濃度,并密切觀察治療效果。
3. 霧化吸入每日1次/4h,每次15-20min,在霧化中添加a一糜蛋白酶、阿昔洛韋及相應抗生素,使藥物隨呼吸吸入到較深的終末支氣管和支氣管,對消腫、止咳化痰、止咳化痰、潮濕氣管有較好療效,并可消除支氣管痙攣,改進換氣。
4. 體位引流方法依據作用力原理,將肺臟分泌物從小支氣管炎向大支氣管炎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時,根據病情2-4h翻盤1次,可避免肺萎縮和肺實變。同時,在翻盤的同時可叩擊背部,推動分泌物松脫出來。
5. 后背叩擊根據有規律的叩打,對呼吸系統一肺臟立即振動,使粘附壁厚的痰液松脫掉下來。叩擊的姿勢歡快,常見叩擊器,軟的面具或醫護人員的手指頭、手掌心。叩擊前可適度提高吸氧濃度10%-15%。針對麻醉機危重癥患兒及肺出血、休重小于1.0kg的早產嬰兒,不宜進行此操作。
6. 每次體位引流,拍背、做霧化后給予吸痰。吸痰時要關注無菌操作原則,姿勢柔和、靈活,防止損傷呼吸系統粘膜。多吸口腔內部再吸鼻孔內分泌物,以防患兒在喘氣和哭喊時將分泌物吸入肺臟。吸痰工作壓力為100mmHg,每次不超過15s,若吸痰后出現烏青,可增加氧流量10%-15%。關注分泌物的量、黏稠度、色調及吸痰前后左右濕啰音的轉變。
7. 服藥護理,每日水率勻稱,速率不適合過快。一般以3-4滴/min,更快不可超出1公斤休重每分2滴。禁止在短時間內鍵入很多液態,以防急性肺水腫。
8. 觀察患兒出現焦慮不安、心跳180次/min以上、心音低弱、喘憋、紫紺加劇等心衰癥狀時,應立即通告醫師,按醫生囑咐運用強心、有利排尿及鎮定等藥品。并實施心力衰竭護理常規,使患兒保持安靜,不要喧嘩,緩解心肺功能壓力。病情惡化的患兒可并發硬腫、流血、膿胸、肺膿腫、敗血病等病發癥,應緊密觀察,立即執行對癥治療。
上一篇:
孕媽媽懷孕何脾氣大?揭秘:什么生男孩會加重孕婦脾氣?
下一篇:
夏日寶寶安全防護,五步防范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