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識字的方法和技巧
在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家長應遵循一定的方法,根據孩子的語言認知能力發展,進行引導和激發孩子的興趣。以下是如何教孩子大量識字的方法:
1. 初識階段:12-20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被稱為“命名爆炸”,學習新事物的名稱速度非常驚人。在這個階段,孩子應主要讓孩子了解周圍的事物,讓他們通過看、摸、玩、發現和了解來建立詞匯。
2. 電報句階段:18-24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發電報一樣,能夠表達最關鍵的信息。在這個階段,很多父母會急于教孩子識字,但這種方法只會讓孩子產生焦慮,并累垮父母。因此,孩子識字的問題應自然引導,避免刻意教學。
3. 學齡前:2.5-5歲 雖然5歲的孩子可以掌握大量的詞匯內容,但只有在孩子6到14歲之間,語言能力才會有巨大的進步空間。從長遠角度看,孩子從3、4歲開始學習認字對未來并沒有什么改變。因此,強行教孩子認字的方法只是短時間式的記憶體現,這種焦慮教育只會讓孩子和父母都感到疲憊。
4. 教孩子大量識字的方法:
a. 指讀:父母可以一邊用手指著字,一邊讀出字的音,提高孩子對字的關注度。

b. 定位聯想:在初識高頻字后,再次溫習字的含義。比如,繪本中有一個被圈起來的高頻字“大”,可以將“大”旁邊的字蒙住,讓孩子結合故事內容猜猜看,和“大”做朋友的是誰,它們在一起構成了什么詞?
c. 創造新語境:在鞏固階段,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創造新語境”的練習,以改善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一開始,孩子認識的字有限,能組合出簡單的詞就已經很不錯了。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幫助和引導,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就可以鼓勵孩子創造句子。反復練習創造新語境,能幫助孩子熟練運用認識的字,理解不同語境下,字的意思會發生什么變化。
d. 以新帶舊:鞏固之后,用“以新帶舊”的方法,來串聯起孩子對字的記憶。孩子的記憶,從“記”到“憶”有個過程,包括了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想要生成永久記憶,就必須進行大量有效的重復,注意,是有效重復,機械重復會讓孩子產生記憶疲勞,“以新帶舊”就是一種串聯式的有效重復,孩子學會新字后,再將偏旁相同的舊字串聯起來復盤,對生成永久記憶很有效。
e. 閱讀識字:初期以培養閱讀興趣為主,不強調識字。當孩子有了一定閱讀興趣后,進入為自主閱讀做準備的階段,有了認字、學句的需求,識字練習就很有必要跟上了。
總之,教孩子大量識字的方法是:通過指讀、定位聯想、創造新語境和以新帶舊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詞匯,提高孩子的語言認知能力。同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和激發孩子的興趣,避免過度教孩子認字,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上一篇:
2型糖尿病的檢測,糖尿病檢查什么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