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頸部是寶寶身體的重要部位,容易受風寒影響。要給寶寶選擇保暖的頸部
春天已經來臨,早晚溫差較大,這樣的天氣對孩子來說確實容易感冒。一旦孩子不慎,就容易生病。因此,春捂顯得尤為重要。只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就能降低孩子感冒的風險。那么,哪些部位需要特別關注呢?
首先,小腳丫。中醫認為,“寒從腳下起”,因為腳離心臟較遠,氣血運行緩慢,腳部皮下脂肪薄弱,容易受風寒侵襲。寶寶的小腳丫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小腳丫受涼,周圍的血管可能會遇冷收縮,血液運行速度會變得緩慢,使得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也受到牽連,隨之收縮。一旦遇到外界的寒氣入侵,寶寶容易受寒感冒。因此,一定要在春季注意保暖,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氣溫可能會稍微低一點,可以給寶寶選擇穿薄襪入睡。
其次,腹部。腹部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器官,喜暖怕寒,它與人體的消化系統密切相關。食物的消化需要脾胃不斷的磨合、調節,然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提取其中的有效營養物質,供給身體各器官消耗,從而維持人體基本的生命活動。然而,寶寶腹部與脾胃的聯系比較緊密。一旦寶寶腹部受涼,腸胃分泌出的消化酶活性就會大大降低,腹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脾胃虛弱,身體從外界獲取的營養物質減少,同樣會讓身體的抵抗力變差,生病感冒的頻率自然會升高。平時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尤其是寶寶準備運動時,最好將衣服扎在褲子里面,以免灌風受涼,引起腹痛、腹瀉。此外,晚上睡覺時也要注意用被子將寶寶的小肚子蓋好,天氣稍微暖和一點,可以選擇在寶寶身上穿一個小肚兜,防止他們晚上踢被子,讓肚子露在了外面。
最后,背部。從生理學上看,后背是人體經脈中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重要部位,主要的作用就是給身體設下結界,抵御外界風寒的入侵。如果寶寶做好背部保暖工作,身體就會遠離各種風寒疾病。防止寶寶感冒,可以摸一下寶寶的背部,看看是否有出汗現象,如有,立即用毛巾將汗液擦干。
在春捂過程中,要注意春捂時間。一般情況下,兒科醫生建議以15攝氏度為臨界值。如果低于此值,說明可以繼續捂下去。如果超過此值,而且晝夜溫度小于8攝氏度,則不用春捂。不過要注意的是,還要綜合寶寶的體質和身體的表現而定。如果寶寶身體有上火癥狀,例如大便干結、嘴唇干裂起皮、小便的次數少,而且尿液偏黃,平時還比較多汗,則可以考慮適當減少衣服。如果寶寶身體一切正常,而且也沒有出汗,那么媽媽就不用急著幫他們脫衣。還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孩子的體溫中樞調節能力不及成人,所以增減衣物需要一個過渡期。即使氣溫有所回升,建議也要先捂一會,然后慢慢減少衣物。身體素質好的寶寶可以多捂一周,體弱多病的寶寶則需要堅持捂兩周,讓他們的身體慢慢適應春天氣溫的變化以后,再開始減少衣物。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寶寶不會受涼感冒。
春捂穿衣原則是“上薄下厚”。寶寶的頭部是體表散發熱量的主要部位,如果捂得過厚,可能會讓寶寶頭部出現很多痱子,心情也會變得煩躁。此外,寶寶的胸部如果穿得過厚,可能會影響心肺功能。寶寶的下身,尤其是肚子、腳丫、腳踝等地方,神經末梢較為豐富,比較害怕風寒的侵襲。平時要注意多穿一點。
上一篇:
孩子進入認生期,何一直哭?
下一篇:
李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