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實現了第二代試管,還是受精失敗?從這些方面找出原因
隨著IVF技術的發(fā)展,許多不孕夫婦知道IVF有兩種受精方法
一種方法是將精子與卵子在體外培養(yǎng)皿中按一定濃度混合,讓精子與卵子結合,使其自身受精,我們稱之為常規(guī)體外受精,或第一代體外受精(即IVF)。
另一種方法是用微量注射針將精子注射到卵子的細胞質中,使卵子受精,我們稱之為胞漿內精子注射,或第二代體外受精技術(即ICSI)。
在體外受精的早期,只有常規(guī)的體外受精,然而人們發(fā)現并不是每一個卵子都能在體外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甚至有些病人取出的卵子都沒有受精,稱為受精失敗。于是,誕生了單精子胞漿內注射技術,即單精子直接進入卵子,也可以使卵子受精。這項技術的誕生使嚴重少精子癥、弱精子癥和畸胎精子癥患者有可能生育后代,另外,一些常規(guī)體外受精失敗的患者可以通過ICSI技術獲跨度網。
第二代體外受精技術的誕生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有活精子和卵子,受精就可以成功解決。現實卻確實告訴我們,有些患者雖然通過了第二代體外受精技術,但仍有可能所有卵子都不能受精,盡管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據文獻報道,發(fā)病率為1-4%。
ICSI后受精失敗的原因之前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操作技術因素
在操作過程中,精子沒有注入卵子,或者對精子和卵子的機械刺激不足,導致精子或卵子不能被激活。由此導致的受精失敗,往往只是單個卵子在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一般不會導致所有卵子受精失敗。對于一些卵母細胞較少的患者,受精失敗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因為ICSI受精率只能達到70%-80%左右,因此卵子較少患者所有卵子未受精的概率相對較高。
2、精子缺陷
當活動性差的精子,如非梗阻性無精子癥的睪丸精子、嚴重畸形的精子,尤其是圓頭精子時,ICSI的受精率較低或受精失敗率不同。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懈研究,發(fā)現有些精子可能缺少一些物質,因此不能充分激活卵子,也不能使卵子啟動受精過程,導致受精失敗。
3、卵缺陷
除了顯微鏡觀察到的精子進入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外,精子與卵子結合后的受精也是連鎖反應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是顯微鏡無法觀察到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鏈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或信號通路的異常都會導致受精失敗。
綜上所述,做一個不太準確的類比,即卵子受精的過程就像鑰匙開鎖的過程,精子就像鑰匙,而卵子就像鎖。
通過ICSI技術,精子(鑰匙)被插入卵母細胞的細胞質(插入鎖孔),但是,由于精子中缺少某些分子,卵子沒有受精,就像鑰匙缺了一個茬子一樣,仍然打不開鎖。或者因為鎖頭內部有損傷(比如卵子有問題),即使鑰匙好(精子正常),也還是打不開鎖。
因此為了避免ICSI受精失敗,使患者遭受巨大損失,我們能否在進入IVF周期前進行預測?
之前,除了肉眼可見的不動精子或圓頭精子外,還無法通過早期檢測等手段預測是否會出現ICSI受精失敗。只有在發(fā)現ICSI受精失敗后,才能在下一個取卵周期采取措施,避免ICSI受精失敗。這些措施也是實驗性的,有些可以成功,有些病人可能仍然無效。
之前,ICSI受精失敗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改變促排卵程序提高雞蛋品質
在某些ICSI受精失敗的情況下,ICSI的受精率通過提高卵母細胞核成熟和細胞質成熟的同步性而提高。
2、提高精子質量
在ICSI過程中,可以選擇更多活力和形態(tài)正常的精子,有助于提高受精率。
3、卵母細胞輔助激活
對于先前的ICSI受精失敗,可以使用卵子激活技術,但該技術僅適用于精子缺乏激活卵子的某些物質的情況。對卵子缺陷導致的受精失敗無明顯影響。
因此我想對不孕夫婦說:在準備進入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之前,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循環(huán)的每一步都有很多障礙,我們需要乘風破浪來前進。我們希望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逐步解決所有不孕不育問題,讓所有不孕不育夫婦都能實現寶寶的夢想!
越來越多醫(yī)院開設不孕不育咨詢門診,每天問診者絡繹不絕,這是半月談記者在多地采訪發(fā)現的場景。近年來,受社會情緒、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影響,社會不孕不育人群呈增加趨勢。不少人求子心切,將生育希望寄托于輔助生殖醫(yī)療技術。巨大的需求及由此催生的巨額商業(yè)利益,導致一些地方輔助生殖醫(yī)療領域“魚龍混雜”,亂象叢生。
輔助生殖市場爆發(fā)式增長
“我們目前能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每年輔助生殖業(yè)務是3000多例,是醫(yī)院收入大戶。做試管嬰兒的夫婦,年紀最大的有60多歲。”一位三級甲等醫(yī)院主持輔助生殖業(yè)務的主任醫(yī)師告訴半月談記者,近些年,隨著二孩政策放開,70后、80后人群生育二孩的需求增加。加之生育能力失常的人越來越多,輔助生殖“需求側”人群越來越龐大。一些技術水平高的醫(yī)院,相關業(yè)務供不應求。
一家綜合醫(yī)院生殖中心的醫(yī)生說:
“我們2006年以后才開展試管嬰兒技術應用。目前做試管嬰兒的夫婦,很多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中南大學生殖與干細胞工程研究所肖紅梅教授說,目前,部分不孕不育夫婦存在一種“生殖焦慮”情緒——自然懷孕屢屢失敗,迫切希望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孕育下一代。
33歲的蘇秦(化名)前三次做試管嬰兒都失敗了,雖然每次要花好幾萬元,但她仍堅持“屢敗屢試”,堅決不肯放棄。“我從28歲開始嘗試做試管嬰兒,今年已經是第四次做試管嬰兒了。從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做到了現在的第三代,可以說輔助生殖是我的全部希望,我愿意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盧光琇介紹,受環(huán)境污染、過早婚前性行為、性傳播疾病感染、人流藥流次數增加、工作壓力大、生育年齡延遲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發(fā)病率呈現一定上升趨勢。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國有、民營和混合所有制輔助生殖醫(yī)療機構急劇增加,很多機構業(yè)務量很大。半月談記者從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yī)院了解到,30多年來,這家醫(yī)院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嬰兒累計超過13萬個。
商業(yè)沖動刺激,“黑市”風險頻發(fā)
北京一家知名婦產醫(yī)院廁所門內寫滿了非法小廣告 蘇婭 攝
“正規(guī)醫(yī)院操作,專業(yè)試管服務,泰國三代PGD(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選優(yōu)質健康胚胎,供卵、代孕、男孩、女孩自由選擇!”這是半月談記者在網站上輸入“供卵代孕”,得到的數千條信息中的一條。
“泰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助您懷孕,不受懷胎之苦,代孕為您解憂。”記者了解到,眼下這類供卵、代孕小廣告已經貼進了高校。在湖南一家醫(yī)院大門附近,連超市外都貼著這種廣告。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fā)現,巨大的需求及由此催生的巨額商業(yè)利益,導致輔助生殖醫(yī)療領域“魚龍混雜”,存在供卵、代孕“黑市”及濫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等問題。
記者聯系到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和代孕手段生育“二孩”的石先生。他說:“我們通過中介聯系了做試管嬰兒的醫(yī)院和代孕女性,做試管嬰兒花了6萬元,給了代孕的20萬,現在孩子已經降生。”

肖紅梅說,一些卵巢功能衰竭、高齡女性需要接受供卵治療,而公立醫(yī)院生殖中心對供卵治療的積極性不高。于是,一些患者出高價走非法途徑治療,已經催生出包括體檢、取卵、代孕在內的“一條龍”黑色產業(yè)鏈。
一家大醫(yī)院輔助生殖醫(yī)學科醫(yī)生說,各種地下黑診所從事非法生殖輔助交易,主要靠各種渠道發(fā)布小廣告。“我們醫(yī)院衛(wèi)生間門后經常貼滿、涂滿這類廣告。我們清除一批又會馬上重新出現一批,根本清不完。”
“有人依靠試管嬰兒技術和代孕手段,一口氣生好幾個小孩;還有女學生通過黑中介賣卵子,結果因為取卵操作不當,導致卵巢翻轉最終切除卵巢。”一位醫(yī)生說。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是在孕前阻斷遺傳病傳遞的有效輔助生殖技術,包括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適應癥為染色體疾病、線粒體疾病、女方生育高齡、復發(fā)性流產等。有專家告訴半月談記者,包括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在內,一些輔助生殖技術正在被濫用。
肖紅梅透露,在利益導向下,一些醫(yī)療機構為35歲以下沒有遺傳學疾病的夫婦開展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還有人聽說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可以篩選性別,點名做第三代試管嬰兒,做一次費用在五六萬元。
還有專家介紹,當下一些輔助生殖遺傳醫(yī)療機構甚至建立了胚胎庫,一些無主胚胎被用作“前沿研究”。相關技術一旦被濫用,倫理和社會風險不可估量。
加強監(jiān)管,管住“不守規(guī)矩的機構”
專家指出,生殖與遺傳領域的前沿研究涉及科學、倫理、安全等,充滿未知風險,必須在合法、合乎倫理的范圍內,謹慎開展技術應用,絕不能唯利是圖。北京協和醫(yī)學院教授張宏冰建議,衛(wèi)生主管部門加強對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監(jiān)管,特別是要嚴格掌握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和篩查的適應癥。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袁小露介紹,我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2003年原衛(wèi)生部頒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也明確規(guī)定醫(yī)務人員不得實施代孕技術。
半月談記者查詢還發(fā)現,《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guī)定:“對醫(yī)療機構實施代孕技術的行為,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給予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并給予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
對此一些受訪專家說,目前這類制度“管得住守規(guī)矩的,管不住不守規(guī)矩的”,相關處罰很難震懾違法分子。由于從事供卵、代孕等輔助生殖“黑市交易”有暴利,一些干這行的人屢罰屢犯,膽子越搞越大。還有人憑借過硬“關系”,有“風吹草動”能“未卜先知”,遇事能“化險為夷”......
受訪醫(yī)界和法律人士建議,當前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對輔助生殖技術研究和應用規(guī)范管理。各界建議,細化和完善管理制度,出臺相應法律法規(guī),建立監(jiān)督和制衡機制,切實提高打擊違法、違規(guī)生殖輔助的力度。要明確監(jiān)管、打擊的部門主體責任,只有衛(wèi)生、市場監(jiān)督、政法機關和紀檢監(jiān)察、輿論監(jiān)督等形成聯動,嚴厲打擊輔助生殖“黑市”,才能促進生殖輔助醫(yī)療市場健康發(fā)展。(帥才 蘇曉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