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撕紙怎么辦?不少家庭都遇到過孩子撕紙的情況。那么,如何糾正孩子的撕紙行為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情景一: 我家寶寶10個月了,總是喜歡吃紙和撕紙。有一天早上醒來后自己在床上玩,我見他玩得很好,環境也比較安全。于是就去洗刷了。轉眼一會兒,回來看到他這樣一幕,寶寶把床上所有的紙巾全部抽出來撕得亂七八糟,扔得到處都是。地板上到處是紙巾,或是紙巾碎片。寶寶還把長一點的紙巾蒙到自己頭上,好似在跟我玩捉迷藏。我看到他,就過去拉下紙巾,沖我咯咯地笑,嘴里還不停地嚼著一小塊紙巾,吃得香。這時,姥姥推門進來了,看到這樣的情況不禁生氣的嘮叨起來:“好好的紙巾都撕破了,還能用嗎,真浪費……”我什么都沒說,把寶寶抱到客廳,收拾了一下滿地的紙巾。

情景二: 傍晚,在小區散步的時候,遇見鄰里的奶奶推著她孫女也在乘涼。說話間,2歲左右的小孫女開始一張張抽放在小車里的那包抽紙。抽出來一張,撕一下,扔到地上。奶奶連忙制止。可是寶寶哭鬧著非要玩。奶奶干脆不管了。嘴里一直埋怨兒媳:“都是你媽慣的,好幾塊的紙巾,你媽媽老是說,隨便扔,隨便撕好了……”我沒有插嘴,只是笑了一下。

情景三: 某天中午,我和同事去餐廳吃飯。見一位年輕的媽媽和身邊一老人吵架。細聽才知道,婆婆和兒媳正因為寶寶撕餐廳的紙巾的事情爭吵。寶寶有1歲半的樣子。婆婆覺得餐廳里的紙巾不花錢,寶寶玩起來還不影響大人吃飯。所以就讓寶寶隨意的玩。媽媽認為餐廳的紙巾紙巾差,有害物質多,不愿意讓寶寶玩。兩人吵得不可開交。

以上關于寶寶撕紙的場景,你熟悉嗎?

我談談對寶寶撕紙行為的看法。我認為撕紙行為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是有好處的。首先,撕紙這個動作行為和過程鍛煉了寶寶的胳膊和手指肌肉,增強了寶寶手指的靈活性,發展了手指的精細動作,提高了手眼協調能力。其次,寶寶撕紙的過程是寶寶學習的過程,也是探索世界,認識事物的過程。寶寶年齡小,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很陌生。寶寶需要自己去感知,去摸索去認識。在撕紙中,寶寶促進了視覺、觸覺、聽覺的生長發育。最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是,寶寶通過撕紙,刺激大腦皮層,增多腦細胞,提高智力水平。有的家長擔心寶寶撕紙會導致以后寶寶形成破壞的習慣。我認為撕書撕紙,只是寶寶對事物的認識方式而已,不會形成破壞東西的習慣。

對于寶寶撕紙行為,如何處理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小技巧。希望能幫到寶媽。當寶寶撕紙時,媽媽不妨陪寶寶一起撕紙。媽媽教寶寶撕“面條”好嗎?寶寶一聽應該很感興趣。媽媽教寶寶把紙撕成長條,一邊撕一邊說個小兒歌。撕面條,撕面條,撕長條,撕煩了,再給寶寶提出新要求,要求寶寶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寶寶的需求更好了,就要求寶寶撕小花、撕動物等。這樣,一來滿足了寶寶撕紙的需要,也提高了寶寶動手、動腦的各種能力。最后還要特別提醒大家一下,寶寶喜歡把紙吃到嘴里。大家要時刻注意,以免發生危險。還要注意紙的質量和衛生情況,以免細菌影響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