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佝僂病:從骨堿性磷酸酶的視角
佝僂病,作為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四大疾病之一,其早期發現和早期防治對降低該病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骨堿性磷酸酶(BALP)檢查,具有敏感、特異、簡單快速等優點,是目前我國早期診斷佝僂病最有價值的方法之一。
BALP是堿性磷酸酶(ALP)的同功酶,由成骨細胞合成。在小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骨鈣化不足時,該細胞活躍,BALP活性升高;當成骨細胞轉化為骨細胞時,其活性逐漸降低。因此,BALP能直接反映成骨細胞的活躍程度,而不受其他臟器來源的ALP影響,對佝僂病的診斷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在我科進行的BALP測定中,可以與血清生化測定使用同一管血(黃頭管),這是一種半定量的檢測方法。對于佝僂病(特別是亞臨床型佝僂病)的診斷及治療監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佝僂病時,由于骨鈣化、骨形成障礙,BALP活性升高,隨著病情加重,活性亦不斷上升,這種變化先于X線下的變化。
BALP的正常參考范圍為200U/L。許多臨床研究指出,只要BALP達到200U/L,即可診斷為亞臨床型佝僂病。此時,臨床體征可能無變化,但嬰幼兒可能表現出易激惹、易驚、多汗、睡眠欠佳,年長兒童可能訴說雙下肢困乏或膝關節疼痛,活動后加重等癥狀。當BALP達到250U/L時,癥狀體征較明顯,少部分病兒的血生化異常,但無X線改變。當BALP達到300U/L時,患兒除多汗、屢患感染、頭顱異常、行走延遲、雞胸等典型佝僂病表現外,血生化和X線下也有異常改變。
綜上所述,BALP對小兒佝僂病的診斷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