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很多孩子都渴望外出玩耍,不過在戶外玩耍時,孩子們的安全問題也應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大型商超和兒童樂園等場所,雖然相對較為安全,但仍存在孩子被拐賣的風險。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這些悲劇的發生呢?

案例一:在江西省贛州市的一家購物超市的書籍銷售區,一個小女孩被玩具的誘惑所吸引,跟隨陌生人走出超市。這位家長正專注地看書,孩子被陌生人輕易地帶走。

案例二:一個小男孩被玩具誘惑,跟隨陌生人走在贛州市的兒童公園。同樣,在陌生人玩具的誘惑下,他放下畫筆,毫不猶豫地跟著陌生人離開。

在此次模擬防拐騙測試中,工作人員隨機選取了幼兒園、小學、超市、火車站、公園等五個地點,通過問路、謊稱是孩子家長的朋友、利用零食、玩具等手段,對孩子們進行模擬測試。共50名年齡在3到10歲的兒童參與,其中有42名孩子被模擬拐走,只有8名孩子沒有被拐。

案例三:一名家長表示,平時覺得教育孩子得還不錯,他應該不會跟陌生人走,但沒想到輕易就被騙走了。因此,家長們應該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以提高警惕性。

有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失蹤的兒童中,被拐騙販賣的比例占80%,每一個孩子的失蹤都伴隨著家庭的悲劇。因此,家長們一定要了解和掌握防拐知識,教會孩子自救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警察介紹,全國被拐兒童年齡主要集中在2~7歲,騙子慣用的拐騙伎倆包括:謊稱認識孩子的父母、親屬或朋友;物質引誘,如iPad、泡泡機、遙控汽車等不起眼的小玩具;給落單的孩子指路或假裝需要幫助,尋求孩子的幫助,如求帶路。

以下是一些安全常識,請家長們教導孩子:

1. 熟背父母聯系電話、單位、姓名,或者在孩子口袋里放一張寫有父母、聯系方式的紙條。 2. 如果陌生人自稱認識孩子的父母或親屬,請他們現場打電話給父母或親屬,孩子要自己接電話確定真假。 3. 在無法躲避陌生人時,要向多人求助,不要向單人求助。 4. 保證自己社交平臺上的私人信息安全,孩子對“名字”很敏感,如果騙子能叫得出孩子、父母或者某位親屬的名字,就很容易贏得孩子的信任。 5. 千萬不要讓孩子落單,教育孩子提高警惕性。

總之,家長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提高防范意識,確保孩子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