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兒童感染性腹瀉的高發期。腹瀉和嘔吐都容易導致寶寶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寶寶脫水。本周的話題是關于如何護理腹瀉寶寶,許多熱心的家長分享了他們護理腹瀉寶寶的絕招。

熱心讀者貢獻的金點子如下:

1. 避免腹部受涼:夏天一定要給寶寶蓋好肚子,給寶寶吃一些西紅柿糊,促進大便變干,不要給寶寶吃梨、香蕉等。(王紅提供)

2. 貼臍貼:寶寶腹瀉后,要讓寶寶多喝水,少吃油膩的東西,給寶寶的小肚臍貼上個臍貼,能緩解寶寶的腹痛。(張苗苗提供)

3. 吃紅薯粉:用紅薯粉兌水,加入一點糖,像蒸雞蛋羹一樣蒸熟,然后喂寶寶。(lsbo1987提供)

4. 炒小米煮水喝:將一小把米放入鍋中用小火炒(不加油),炒至米變黃,加適量的水小火煮,再加上少許番石榴葉,將湯喂給寶寶喝,一天喝一次。(輕輕一片云提供)

5. 蘋果蒸熟吃:蘋果一個,隔水蒸爛,去掉皮,喝汁吃果肉,堅持兩天基本上差不多了。孩子腹瀉不要輕易用藥。多喝溫開水,保證充足的休息。(徐燕春提供)

專家點評:家長需觀察并記錄孩子腹瀉次數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王俊怡介紹,生理性腹瀉多見于純母乳喂養的小兒或更換奶粉時,只要照顧得當就會好轉。

但如果是病理性腹瀉,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如果寶寶出現水樣且次數頻繁、口渴、尿量明顯減少等癥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王俊怡表示,母乳喂養可防腹瀉,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夏季避免飲食過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喂養寶寶的工具可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另外,寶寶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

溫水洗屁屁: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可以選擇脫脂酸牛奶、焦米湯、蘋果泥和胡蘿卜汁等。

此外,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然后用軟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