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在夏季,腸道疾病以細菌感染為主。對于小兒來說,他們最應該避免在同一餐中吃冷、熱和油膩的食物。這種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無法正常進食,打亂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從而導致消化液分泌失常。此外,家長需要合理控制孩子攝入的冷飲數量,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呼吸道疾病:對于嬰幼兒來說,有兩種特殊的常見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特別注意:皰疹性咽峽炎和咽結合膜熱。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癥狀是持續高熱、咽痛、流涎、拒食和嘔吐。在體檢時,可以發現咽部有數個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暈。由于皰疹非常疼痛,患兒常常無法安靜,幾天內無法進食。咽結合膜熱是一種夏季多發的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癥狀是發熱、咽炎和結膜炎。

這兩種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在治療時,主要針對的是發熱。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溫水擦浴和冰枕等。同時,也可以口服撲熱息痛、布洛芬等退熱藥,或者口服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如板藍根沖劑和雙黃連口服液。通常情況下,不需要使用抗菌素。

家庭護理:對于患病的患兒,家庭護理非常重要。首先,需要讓患兒充分休息,多飲水,進食易消化的半流食,避免吃過熱的食物。如果患兒沒有繼發細菌感染或者出現其他合并癥,通常1-2周后就可以自愈。

傳染病:乙型腦炎主要通過蚊子傳播,90%的病例發生在7、8、9三個月,特別是2~7歲兒童發病率最高。當孩子患病時,往往起病較急,體溫在1~2天內高達39~40℃,伴隨頭痛、惡心和噴射性嘔吐,同時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繼而出現意識混亂、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家庭防范需要提高防病意識,居室外要安裝紗窗,消滅蚊子,防止蚊子叮咬。

皮膚病:盛夏最容易出現的兒童皮膚病是痱子。當孩子患痱子時,需要避免抓撓,不要用熱水或堿性肥皂洗,也不能用涼水刺激,要用溫水洗浴,局部可以外搽止癢劑。對于已經繼發感染患了膿皰瘡的孩子,需要勤洗澡、勤剪指甲。在膿皰瘡患處可以涂金霉素、新霉素等軟膏,但切忌濫用“膚輕松”等激素類軟膏,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對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腫的患兒,需要警惕并發急性腎炎,需要做尿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