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98%是表揚和鼓勵,也要在批判中留下2%的位置,讓批判成為一種鼓勵。這種觀點不全面,教育應遵循辯證法,不能追求極端口號。

我贊成很多贊賞,但好孩子并非僅僅是夸獎,而是綜合教育的結果,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沒有原則的表揚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還容易讓孩子驕傲,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不適應未來的社會。

問:也就是說,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不能看,不能聽,必要的教育和懲罰?關鴻羽:面教育。沒有受到批評和不滿的孩子很難成功。負面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可以使孩子認識到什么是不能做的,并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孩子需要表揚也需要批評,我的觀點是: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嚴愛結合,剛柔相濟。即使98%是表揚和鼓勵,批評也要留下2%的位置。

相似的思想相反的思想相反的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年齡差距很大,所以經(jīng)常有很深的代溝和隔閡,思想上難以理解和交流。對此有什么好辦法?關鴻羽:用孩子的眼睛看孩子,永遠保持童心是成為監(jiān)護人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一些父母總是想讓他們的孩子規(guī)則,總是想讓他們成為一個小成年人。這種脫離年齡特征的教育往往會導致兩代人之間的差距。把心比心,遇到問題為孩子考慮,會好得多。父母因為對孩子的期待值過高而提出過高的標準和要求,可以用你的階梯理論來解決嗎?關鴻羽:太好了。

教育中有一個現(xiàn)象,叫做“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你的觀點離孩子很遠,不容易被孩子接受;你的觀點和孩子相近,孩子自然容易接受。因此,父母必須首先降低自己的標準,找到接近孩子的地方進行指導。這就像上臺階一樣,想把孩子上臺階,先走,接近孩子再拉。如果你和孩子相距甚遠,孩子往往很難向你靠攏。

謹防“陰盛陽衰”強化“男性教育”。問:現(xiàn)如今有些父親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孩子的母親,自己躲清閑。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管理,脾氣不好,也有不能和孩子生氣的,也有不能管理的,母親認為負有教育孩子的責任是理所當然的。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中這種陰盛陽衰的現(xiàn)象?關鴻羽:父親是高山,母親是海,父母各有優(yōu)勢,陰陽互補,陰陽平衡,必須防止家庭教育中陰盛陽衰退的現(xiàn)象。

我調查過,家庭教育中母親占50%,父親占20%,秋色占30%。自古“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極大的錯誤。夫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必須要一致,雙方都應主動教育子女,孩子才會感到父母對他都很上心,才不敢鉆空子。

從嬰兒時期的喂養(yǎng)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孩子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經(jīng)夠多了。如果在家里父親再放棄教育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受到的是一系列的女性教育,哪還會有陽剛之氣?如果孩子缺少男性教育,性格、情感、意志都會受到一定影響。

淡化教育痕跡,不教父母們總是期待教導,但往往違背愿望。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情也是父子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嗎?關鴻羽:監(jiān)護人必須記住三分教導,七分等待。三分教誨,指教誨要適量。如果說教太多,孩子就會產(chǎn)生反心理,效果反而不好。七分等待,是指父母對孩子要有耐心。急躁的話,會和孩子矛盾。教育有時候需要等待,孩子需要親身體驗,還需要繞道,摔倒幾個跟頭。孩子成人成才,需要時間和世事的磨練,決不能一蹴而就。父母和孩子交流時應該有耐心,說話后不要急于讓孩子發(fā)表態(tài)度,讓孩子想想,想想,才能有正確的認識。不教就教的說法最初是你提出的,能詳細說明這個概念嗎?關鴻羽:這一點。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批評斥責,不是強制懲罰,而是淡化教育痕跡,讓教育者在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沉默。不教就教,就是把教學內(nèi)容滲透到游戲、聊天中,在和諧自然的氛圍中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