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對孩子的足部健康有很大影響,因此及早發現并治療至關重要。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對足部健康不利的行為。那么,足外翻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如何預防足外翻呢?下面八寶網小編為您詳細解答。

首先,足外翻的最明顯特征是新生兒腳板不正常地緊貼著小腿。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時,足部受到長時間的擠壓,導致跟骨背屈及外翻。出生后,擠壓感消失后會自然痊愈。一般情況下,出生后2-3個月內會自然改善。

其次,足外翻患兒在站立時,腳后跟會往內傾斜超過4°。通常,足外翻是先天或遺傳因素導致的,如腳部肌腱發育異常,同時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因此常伴有扁平足和X型腿的出現。

足外翻對孩子有很多危害,如使足部容易疲勞、引起足部疼痛、影響膝關節的正常發育、走路姿勢不美觀等。

那么,如何預防足外翻呢?首先,避免過早讓寶寶站立。因為嬰幼兒骨骼剛開始發育,韌帶較為松軟,過早站立或學走路會增加足弓及足踝部關節的壓力,容易出現后跟傾斜過多的情況。其次,避免寶寶超重。如果寶寶身體超重,意味著寶寶的小腳踝也要承受更多的重量,也會增加足外翻發生的概率。第三,避免過早穿硬質鞋。這類鞋鞋底過硬或過重,會增加寶寶足踝部關節的壓力,時間久了會造成外翻或者內翻。第四,避免給寶寶穿二手鞋。每個寶寶的腳背、腳弓、腳寬都有很大的差別!二手鞋多少都會有磨損,這些磨損帶著對前主人的記憶,寶寶需要費力適應,長期穿二手鞋也會影響足弓發育。最后,避免穿不合腳的鞋子。不要為圖一時省事,想著寶寶長得快,就特意選大尺碼的鞋子,讓寶寶能多穿一段時間。這樣非常不可取,小腳在大鞋里得不到固定,不僅容易引起足外翻或足內翻,還會影響以后走路姿勢。同理選小了也會對寶寶腳步發育造成影響。一般以寶寶腳長加1厘米后的數值為鞋子內長。如果寶寶腳大些、胖乎一些,就要多加0.5~1厘米。

總之,家長應關注孩子的足部健康,及時發現并治療足外翻。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預防足外翻對孩子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