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孩子接種疫苗時需注意的關鍵因素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疫苗接種,避免在某些情況下接種疫苗,以免產生不良影響。那么,什么情況下孩子不適合接種疫苗呢?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
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7.3℃、患有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貧血等、處于疾病急性期(如正在腹瀉、嚴重咳嗽等)、近期受過外傷或做過手術、過敏體質或患哮喘、蕁麻疹,且處于過敏發作期、患有嚴重皮膚病或有皮膚感染、濕疹、患有心臟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有腦病或神經系統損傷,如腦炎后遺癥、癲癇、神經心理行為發育遲緩、防御機能不全,患有免疫缺陷病等,這些情況下都不適合接種疫苗。
在接種疫苗時,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接種前不隱瞞病史。疫苗具有抗原性,接種后可能會誘發體內一些潛在感染,因此在接種前應如實告知孩子的健康狀況,以便接種醫生了解孩子的禁忌癥,避免誘發或加重潛在疾病。
2. 接種時避免吃零食。大多孩子非常喜歡零食,但馬上要來門診打針時,家長們也會因此作為誘惑和籌碼。然而,這些小零食,特別是圓形的、橢圓的糖果或餅干,也可能給孩子帶來致命的隱患。因此,建議家長在接種疫苗時暫時延緩自己的愛。
3. 接種后要按規范要求留觀30分鐘。有心的家長會發現,在門診留觀室明顯位置都會張貼“請務必留觀30分鐘的提示語”。根據科學研究,疫苗的安全度要比藥物高出300倍,但由于個體原因,極少數孩子在接種疫苗后可能會發生過敏的反應。因此,如果孩子出現皮膚潮紅或蕁麻疹、口唇發紺、呼吸急促等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家長們應該重視孩子的疫苗接種,避免在某些情況下接種疫苗,并遵守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