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生寶寶是否可以剪指甲的問題,大部分老人都堅決反對。在我國,有一種流傳已久的習俗,即在寶寶未滿月之前,不能剪指甲,否則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新生兒的皮膚如此嬌嫩,怎么能讓他們承受剪刀的切割呢?萬一不小心剪出血來,該如何是好?

媽媽在對待這個問題時,可能會表現出猶豫不決的態度。然而,醫生的建議卻是新生寶寶有必要剪指甲。

足月出生的寶寶,在出生時,他們的指甲就已經超過了指尖,并且生長速度非常快。對于過期產兒,他們的指甲更是超過指尖2-3毫米。而對于早產兒,尤其是出生體重在2500克以下的,他們的指甲在出生時并沒有到達指尖邊緣,需要等到滿月時才能達到。

在冬季,給寶寶洗澡時,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手掌上有劃破、出血的痕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的小手呈握拳狀,過長的指甲劃破了皮膚。在夏季,寶寶的兩只小手得到了解放,開始到處揮舞,常常會不小心傷害到自己。此外,如果寶寶的指甲過長,還容易發生折斷,不整齊的斷面就像鋒利的武器,如果不小心,就會傷及自己。寶寶的抵抗力弱,這些劃傷、破損會給細菌造成可乘之機,容易導致傷口感染,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癥。

因此,如果新生寶寶的指甲長過了指尖,就需要剪去,而不僅僅等到滿月后再進行。當然,剪指甲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應該使用小指甲剪,順著指甲的弧度剪。一般來說,每10天左右修剪一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