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媽媽最擔心自己生病,擔心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然而,大多數病癥只要媽媽恰當處理,都不會成為放棄母乳喂養的原因。即使患有艾滋病,媽媽也可以通過正確的途徑進行母乳喂養。

我們來看一些常見的病癥,如感冒和流感。母乳中已經制造了免疫因子,即使嬰兒感染發病,也比母親的癥狀輕。一般藥物對母乳沒有影響,可以在吃藥前哺乳,吃藥后半小時以內不喂奶。注意多飲水,補充體液。同時,要注意衛生,勤洗手,少對著孩子呼吸,可以戴口罩防止傳染。

食物中毒,如腹瀉和嘔吐,一般不會影響母乳喂養,不必斷奶,注意多飲水。在極端罕見的病例中,引起腹瀉的病菌已經進入母親的血液和母乳里,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可以暫時停喂母乳,定時擠奶以免乳房腫脹。病愈后可繼續哺乳。

甲型肝炎發病比較急性,母親可能臥病不起,無法哺乳,可以考慮暫時停喂,定時擠奶。美國兒科學會傳染病委員會推薦給嬰兒肌肉注射一針標準丙種球蛋白,母乳喂養可照常進行,乳汁中的抗體可以保護嬰兒不受感染。

乙型肝炎,如果母親在孕期感染乙肝,嬰兒出生時由于接觸母親體液就可能已經受到感染。美國兒科學會傳染病委員會推薦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超強免疫丙種球蛋白,隨后連續注射三次乙肝預防針,就可以進行正常的母乳喂養。

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母親來說,母乳喂養有特殊的好處。例如,母乳喂養可以緩解壓力,減少寶寶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危險,以及減少母親所需要的胰島素用量。此外,母乳喂養還能夠有效地緩解糖尿病的各種癥狀。

胰島素和母乳喂養不沖突,因為胰島素的分子太大,無法滲透母乳,口服胰島素則在消化道里被破壞,不能進入母乳。所以,糖尿病媽媽完全可以進行母乳喂養。

對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母親,如果發現嬰兒的甲狀腺水平降低,可以考慮給寶寶服用甲狀腺增強藥物。需要射碘治療的母親,應該暫時停止喂奶,定時擠奶以免乳房腫脹,療程結束后,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達到正常后可以繼續哺乳。有些母親暫時斷奶4個月以后還能夠做到重新泌乳。

乳腺炎,過去的一般的處理方法是一旦發生乳腺炎,就立刻推薦斷奶。但是,經驗證明,如果乳房不變得過于漲滿,乳腺炎會痊愈得更快,也減少了發展成乳瘡的危險。即使是暫時的斷奶,對于一個生病的母親來說都是一種磨難。對于寶寶來說,母乳中的抗體保護他不受病菌的感染。

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一位患了乳竇堵塞或者乳腺炎的媽媽,對自己和寶寶所能夠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繼續哺乳,而且應該更加頻繁地哺喂,以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