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研人員發現,動脈硬化通常在一個人年輕時就開始產生。醫學分析證實,兒童血管中的膽固醇脂肪層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存在一定關系,而這種脂肪層在許多3歲兒童的主動脈中可以找到。為了預防成年后患動脈硬化癥,應從兒童時期開始注意檢查血液中的膽固醇,避免其過高。

在早期預防動脈硬化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防止超重和肥胖。高血壓患者中肥胖體型者較多。防止超重的方法不僅是不吃過多,還要增加體育活動,這對靜坐工作者和兒童尤為重要。喜歡看電視、愛吃肥肉和糖果的兒童,肥胖比例相對較高。而適當控制主食的攝入,多參加室外活動,堅持長跑或其他體育鍛煉項目則有助于減輕體重。

二、不吸煙。吸煙者冠心病發生率比不吸煙者高3倍左右,尤其對于20歲以前的青少年,危險性最大。因此,應教育兒童及青少年不要吸煙。

三、重視和加強兒童身心保健。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和情緒激動。

四、合理調配膳食。為預防孩子血管“老化”,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限鹽:研究人員發現,每日食鹽量少于6克的人不易發生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吃鹽5克以下,因此,應減少烹調用鹽,多吃新鮮蔬菜、魚、肉,少吃含鹽量高的腌制食品。

2.多食堿性食物:研究發現,多食堿性食物可保持人體血液呈弱堿性,使血液中的乳酸、尿毒等酸性物質減少,并防止其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堿性食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稱堿性食物為“血管的清潔劑”。這里所說的酸堿性,并非食物本身的性質,而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后留存在體內元素所顯示的性質。常見的酸性元素有氮、硫和磷等,常見的堿性元素有鉀、鈉、鈣、鎂。有些食物如番茄、桔子口味雖然很酸,卻都是地地道道的強堿性食物,因為它們在體內代謝后的最終元素是鉀。一般來說,大米、水果、牛奶、栗子、杏仁、山芋、土豆等幾乎都是堿性食物。臨床實驗表明,常使血液呈弱堿性,利于預防動脈硬化,也利于防治高血壓、心臟病等。

3.提高食入優質蛋白質的比例:優質蛋白質一般指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長期食入優質蛋白質可降低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病率。在膳食中要防止攝入過多的脂肪類食物,因其含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食用油也應以植物油為主,這樣有利于保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