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補鈣全攻略:掌握正確補鈣方法,確保骨骼健康發育
寶寶的身體需要不斷地補充一些必要的物質。如果寶寶缺乏鈣,那么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骨骼發育,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發育問題。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對鈣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那么,當寶寶缺鈣時,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呢?以下,我將向大家介紹寶寶缺鈣時的表現和補鈣方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寶寶缺鈣時的幾種表現。1.寶寶會多汗,尤其是晚上頭部出汗,這可能導致寶寶的頭顱長時間與枕頭摩擦,從而形成枕禿圈。2.寶寶可能會頻繁哭泣,夜間驚醒,甚至是在醒來后依然哭鬧不止,難以入睡。3.寶寶可能會出現出牙延遲,牙齒參差不齊,上下牙不對位,咬合不正,牙齒容易松動或脫落。4.寶寶可能會表現得精神煩躁,對周圍的環境不再感興趣,表現得不如以前那樣活潑。5.寶寶的前囟門可能會閉合延遲,在1歲半后仍未能完全閉合。6.寶寶的額頭發際線可能會過高,形成方形,或者伴有串珠肋,肋骨軟骨增生,像串珠一樣壓迫肺臟,導致寶寶呼吸不暢,容易患上氣管炎和肺炎。7.當缺鈣嚴重時,寶寶的肌肉和肌腱可能會變得松弛,腹壁肌肉和腸壁肌肉的松弛可能導致腸腔內積氣,形成像青蛙肚一樣的腹膨。8.當寶寶一歲后,如果缺鈣,他們的骨質可能會變得軟化,站立時由于身體的重量使下肢彎曲,形成"X"和"O"形腿,容易發生骨折。9.寶寶的食欲和飲食習慣也可能與缺鈣有關。如果人體攝取的鈣元素不足,可能會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10.寶寶可能出現濕疹,常見于頭頂、顏面、耳后,伴有哭鬧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這些癥狀,那么可能就是缺鈣的表現。那么,當寶寶缺鈣時,我們應該如何去補鈣呢?
首先,寶媽在孕期應保持飲食均衡,通過膳食補充足夠的鐵元素。如果發現有貧血,應按照醫生的建議積極治療。對于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由于他們體內儲存的鐵足夠維持生后4-6個月的生長發育所需,一般無需額外補充。然而,從6個月開始,寶寶需要優先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瘦肉、內臟、魚肉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來幫助鐵的吸收。
對于早產兒,由于他們提前出生,體內鐵的儲備相對不足。加上出生后追趕生長,對鐵的需求較多。因此,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容易出現貧血。應在醫生指導下,從2-4周左右開始,每天額外補充鐵元素2mg/kg,直到他們能夠從強化鐵配方奶或含鐵輔食中攝入足夠的鐵。
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應繼續保持飲食多樣化,保證寶寶每天都能吃到足量富含易吸收的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內臟類、動物血、魚類、海產品等。同時,鼓勵寶寶進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吸收。
然而,普通奶制品含鐵量和吸收率較低,尤其是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應避免食用沒有制成嬰兒配方奶的普通乳制品。
以上,就是寶寶缺鈣時的表現和補鈣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