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多食用時興食品可能易患病。孩子喜歡追隨時尚選擇零食和冷飲,容易受到香、甜、鮮口味的誘惑。然而,從醫學角度來說,流行的食物并不一定對健康有益。我市兒童保健專家徐秀提醒家長,不要被美味的零食外表所迷惑,也不能讓孩子隨意追隨潮流。一些新潮的食品,孩子如果多吃,可能會導致精神煩躁,影響食欲,甚至導致體內缺乏微量元素,嚴重時可能對心腎造成傷害。

快餐中的薯條對心腎有害。快餐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鹽分,對幼兒的心、腎器官可能構成威脅。嬰幼兒的腎臟并未完全發育,無法排出血液中的過多鹽分,因此容易受到過量食鹽的傷害。而且,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傷害越大。此外,高鹽也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現在,一些十幾歲的兒童患有高血壓,這與他們在嬰幼兒期常吃過咸的快餐有關,如油炸薯片、三明治或餅干等。攝入過多的鹽分,還可能導致體內鉀的流失,而鉀對肌肉(包括心臟肌肉)的收縮和放松至關重要,過多流失會導致心臟肌肉衰弱,功能減退。長期的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還可能引發脂肪肝等兒童成人病。

徐秀醫生建議家長,盡量讓孩子遠離快餐,特別是不要用快餐作為晚餐。如果孩子要吃,也不宜選擇薯條、油炸等高鹽、高熱食品,而應多選擇蔬菜、維生素豐富的品種。至于口味,他鼓勵孩子盡可能選擇清淡的。

吃太多的糖可能導致孩子情緒激動。糖類點心和各種零食口感好、包裝華麗,很難抵擋誘惑。然而,長期吃糖可能導致孩子精神方面的問題,如好哭好鬧、愛發脾氣、多動好動,容易煩躁。

營養學家建議,孩子的食譜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類點心和零食)的比例應維持在1:3:6的水平。同時,在餐后吃甜點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餐前吃飽了,反而會影響正餐的食欲。

過于追求“食不厭精”可能導致孩子視力不佳?,F在許多家庭追求“食不厭精”,即只吃精細的食物,不注意粗糧的搭配。然而,醫學專家認為,長期吃過于精細的食物,不僅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而且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導致視力問題。

從生理角度講,人體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50—200微克鉻元素,而加工過的精米白面已經失去了80%的鉻。因此,“食不厭精”并不科學,適當安排一定量的粗糧糙米才是正確的育兒方式。同時,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夜盲癥。

吃太多的冷飲可能導致“冰棒臉”。許多孩子離不開冷飲、冰淇淋、果汁飲料,因為它們含鈉低。然而,如果孩子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血鈉過低,誘發腦水腫。此外,兒童腸管相對成人長而薄,一旦受到冷飲刺激,稚嫩的胃腸道可能導致消化酶減少,蠕動發生紊亂,胃痛、食欲不振、大便失調,最終導致孩子臉色發黃、晦暗,被稱為“冰棒臉”。

消化科醫生建議,孩子吃冷飲每次不得超過100克。一旦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每天的果汁飲用量也不要超過100毫升,切忌用果汁代替三餐。餐前盡量不要飲果汁,以免影響正常進餐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