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游泳對身心益處的研究探討
近日,一位市民的孩子僅4個月大,在母嬰會所多次游泳后出現不適,經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停止游泳,因為嬰幼兒游泳時頸圈對頸部有壓力,可能導致窒息等意外傷害。隨著都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母嬰會所涌現,其宣傳廣告上多以“寶寶游泳好處多多”為吸引,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讓孩子在醫院或母嬰會所游泳。然而,嬰幼兒是否適合游泳,哪些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服務,這些問題成了記者昨天采訪滬上部分兒童保健專家的焦點。
據兒童保健專家透露,關于嬰幼兒是否適合游泳,目前在醫學界尚無定論,也沒有來自管理部門的政策或指導性意見,部分專家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建議,嬰幼兒即使要游泳,也要盡量選擇正規醫院,避免意外傷害。
對于嬰幼兒是否適合游泳的問題,上海兒科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徐秀表示,她對嬰幼兒游泳持謹慎的保留態度。徐秀認為,對于3歲以下的小年齡兒童來說,游泳只是眾多運動中的一項,不值得特別強調。另外,對于嬰幼兒游泳,要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現意外傷害(如窒息、耳朵進水導致中耳炎等)。她認為,應該客觀評價游泳的益處,因為就目前的研究情況而言,并沒有證據表明游泳相對于其他運動方式更有利于促進嬰幼兒的智力發展和認知功能。
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兒保專家余文認為,游泳對于嬰幼兒的發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余文首先指出:“這里所說的嬰幼兒的游泳,只是簡單的水中運動,諸如肢體的伸展。”余文認為,嬰幼兒適度地在水中運動,有利于培養其觸覺、溫度感,還可以借助抬頭動作訓練頸部的力量。當然,運動應該適度,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次數過頻,就有可能影響其自身的正常發育。而且,為了保證嬰幼兒的安全,余文建議家長盡量到有專業資質的正規醫院,而不要選擇在家中或者不正規的某些會所游泳:“如果游泳時發生意外了,有些會所由于缺乏專業的救治設備和人員,無法提供正確的急救措施。”
據了解,兩年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就收治過一例由于在家中游泳導致昏迷的兩月大女嬰。專家認為,嬰兒游泳對水溫、環境和器械等都有嚴格要求,諸如室溫偏高、室內水汽、游泳頸圈過緊以及環境陌生等情況,都可能造成嬰兒情緒緊張,影響其正常呼吸,甚至導致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