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主歸納收拾玩具的習慣,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獨立性。然而,對于很多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沒有收拾玩具的概念,甚至對收拾玩具有一種抗拒。那么,如果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怎么辦呢?接下來,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一說。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主收納能力。實際上,在孩子學會走路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了。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是非常愿意幫忙的,比如自己丟尿不濕。這個過程,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在孩子自己完成任務后,我們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因此,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什么都要幫他們代勞。在孩子學會走路后,我們可以指揮他們干活了。

但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是要給孩子灌輸收納和分類的觀念,比如垃圾需要統一放進垃圾桶,臟衣服需要統一放進臟衣籃。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外出時遇到需要扔垃圾的情況,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去扔,順便還可以簡單講講垃圾的分類,既培養他們的文明行為,又能建立分類的邏輯思維。

大部分孩子對于玩具都沒有收納的概念,特別是3歲以下的寶寶,他們只記得玩的過程,對于玩之后是完全沒有在考慮的。讓孩子自己學會收拾玩具的好處是,這不僅能夠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而且還能鍛煉他們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擺放玩具的過程中,會學會思考怎樣把玩具擺得更好看,這就鍛煉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收拾玩具還能培養孩子的歸位意識,這是蒙氏教育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孩子在收拾玩具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歸納和整理,這對他們將來整理自己的生活非常有幫助。

對于不愿意收拾玩具的孩子,首先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這個習慣,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耐心的引導他們。如果一開始孩子不愿意收拾,我們可以跟他們一起收拾,一邊收拾一邊做個收拾的小游戲。比如,我們可以編一個玩具想回家的故事,讓孩子手捧著玩具,送玩具回家,記得最后要替玩具說一聲謝謝寶寶。我們也可以跟孩子來一場誰收拾的更快的比賽,激發他們的求勝心,最后再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我們還可以進行分類游戲,讓孩子收拾某一類玩具,比如收拾積木、樂高、拼圖,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又能讓他們學會分類。我們還可以跟孩子互換身份,讓他們體驗一下當媽媽/爸爸的感覺,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獨立性,又能讓他們體驗到照顧別人的快樂。

除了這些小游戲,我們還可以平時多放一些關于收拾玩具的兒歌給孩子聽,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收拾玩具的概念,又能讓他們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總之,從小培養孩子的歸納意識,讓他們學會自主歸納收拾玩具,既是對他們生活能力的鍛煉,也是對他們責任感和獨立性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