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對眼睛的傷害: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LED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然而,LED燈并不能護眼。最近,媒體報道指出,經常使用LED燈會對視網膜造成永久性傷害,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失明。那么,LED燈對眼睛真的有永久性傷害嗎?接下來,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說。
據法國衛生當局報道,LED燈會對視網膜造成永久性傷害,擾亂我們的自然睡眠節奏。報告指出,LED燈可能造成視網膜細胞的不可逆傷害,并最終導致失明。法國食品環境和職業健康與安全局機構(ANSES)提醒說,強烈的LED燈光會使人“光中毒”。它們不僅干擾人體自然生理節律,還會促使我們代謝紊亂,加重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發病率。兒童更容易受到這種干擾。ANSES建議購買“暖白色”LED照明燈。此外,兒童也最好避免暴露在高濃度藍光的LED光源下,盡量減少睡前使用LED屏幕。
那么,為什么LED燈不能護眼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白光LED的發光原理與熒光燈類似,LED燈想要發白光,也需要通過熒光粉。不同的是,熒光燈是通過發熱來發光的;而LED燈則是通過藍光照射,來激發熒光粉。當LED燈使用久了,燈珠上面的熒光涂層會變薄,如此一來,就會有更多的藍光泄露出來,加大對眼睛的傷害。其次,LED燈的色溫普遍較高,這也是LED燈看上去更亮的原因。但是,太強的光下看書,對眼睛也是有傷害的,就像在陽光下讀書對眼睛不好一樣。
至于“防近視護眼燈”,它只是通過“頻閃、顯色和色溫”這三個方面的調整達到護眼效果。然而,單就“預防近視”這一點,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這只是商家使用的營銷概念。對于學齡兒童預防近視,除了保證合適的光線環境,還要從多方面來進行,例如,正確坐姿,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增加戶外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