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處理及癥狀判斷與送醫時機
寶寶免疫力低,容易與細菌接觸,引發寶寶生病發燒。寶寶發燒的常見癥狀包括手腳冰冷,哭鬧不止,面色蒼白。家長需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體溫是否仍在發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掌握一些嬰兒發燒的處理方法。對于一周以上的寶寶,家長可以在寶寶入睡后,用手捂住寶寶的前囟門。如果寶寶微微出汗,呼吸平穩后,可以叫醒寶寶,喂寶寶一些溫開水,以增強寶寶的身體抵抗力,幫助寶寶退燒。
多數寶寶發熱是由于感冒引起的,發熱時寶寶會哭鬧不止,面色蒼白,還會出現驚嚇的狀態。這時家長可以用生姜給寶寶去熱,也可以給寶寶煮一些清湯面,用生姜,蔥白,拌面,再滴上香油和醋,喝上一點,寶寶很快就會好起來。
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體內熱較重,不能喝生姜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沖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癥狀也才會好轉。
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癥,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鐘后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同時盡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2周歲以上的寶寶如果經常發熱,家長可以在平時的時候給寶寶按摩一下,推背,搓腳心,搓腿,可以全身給寶寶按摩一下,減少寶寶生病的幾率。家長在幫寶寶按摩時不可太用力,力道要輕,手法要小,按摩的同時不要忘了給孩子補水哦。
另外如果寶寶持續發燒的話要用溫水全部給孩子擦一遍,讓寶寶自己散熱,孩子手腳發涼的話,說明寒氣重,可以用生姜紅糖水喂食。上面說的是家長可以自行處理的小兒發熱,但是有些情況是必須送醫院的。
如何幫助寶寶退燒呢?給寶寶補充水分,發燒會讓寶寶體內的大量水分流失,引起口渴,脫水等癥狀,這時候一定要給寶寶及時的補水,補水不要太多,先潤唇再喝水。
定時測量體溫,觀察寶寶癥狀變化,寶寶發熱的時候體溫會快速發展,所以一定要及時的做好觀察,每隔20分鐘給寶寶測量一次體溫,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別的狀況。
退熱后,給寶寶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寶寶發熱后一定要注意周圍環境,環境舒適讓寶寶減少細菌接觸,才能讓寶寶更好的恢復健康。
勤給寶寶擦汗、換衣服,寶寶發熱的時候身體會大量出汗,要及時給寶寶換衣服擦汗。另外在給寶寶換薄衣服的時候,要仔細觀察,看看寶寶身上是否有發疹的跡象。
喂容易消化的食物,寶寶發熱發燒的時候胃口不佳,建議避免給寶寶喂一些堅硬的食物,如果寶寶吃母乳可以放心吃,如果寶寶在一周以上可以給寶寶喂食一些粥,或者軟糯的面條。
遵照醫囑,寶寶一周基本可以吃藥了,但是一定要按照醫生的遺囑食用,避免自己拿藥給寶寶吃,造成寶寶的不適。
哪些癥狀應及時送醫院呢?1、 發燒溫度39℃以上。2、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或出現驚厥。3、孩子呼吸不暢,并出現吸氣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