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氣候變得干燥。中醫認為,兒童的體質較為稚嫩,呼吸系統等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因此在秋天容易出現咽喉干癢、鼻干唇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等現象。實際上,這是秋燥在作怪。為了應對秋燥,家長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提供一些滋潤食物來幫助兒童緩解干燥。

適合兒童的潤燥食物包括:

1. 銀耳:又稱白木耳,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糖物質,具有養陰潤肺的作用,適用于兒童久咳、干咳和體虛等癥狀。

2. 蓮藕:生食鮮藕能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特別適合上火的兒童,對防治秋燥有獨特的效果。熟藕的藥性則由涼變溫,適合脾胃虛弱及病后的兒童食用。

3. 蜂蜜: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秋天食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兒童潤肺、養肺有益。

4. 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效,對兒童咽唇干燥、便秘、咳嗽多痰有效,但大便溏薄的小兒不宜多食。

除了飲食調理,家長還需注意兒童的生活習慣。例如,3歲的彤彤出現干咳、沒有咳出痰卻整天發出清嗓子聲,醫生建議她多吃潤燥食物。此外,家長還需要注意兒童上火的癥狀,如大便干燥、口干口臭等,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多吃青菜水果、粗纖維食物,補充水分,養成早晨喝白開水的習慣,避免舔嘴唇等不良習慣。

總之,秋燥和上火雖然都可能給兒童帶來不適,但治療方法卻大不相同。通過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的改善,可以有效地幫助兒童去秋燥、緩解上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