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現過敏癥狀,該如何應對?
寶寶母乳過敏很特別嗎?
母乳過敏是一個較為常見的現象。有些寶寶的癥狀較輕,僅表現為輕微濕疹、打嗝、腹瀉,這通常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被稱為生理性腹瀉。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寶寶會逐漸對母乳產生耐受性,不再過敏。然而,也有一些寶寶沒有這么幸運,需要進行干預治療。
全球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兒童的過敏發生率增加了30%-50%。全球大約有5%-20%的寶寶在嬰兒早期都可能出現過敏現象。其最初的癥狀表現為濕疹,1歲以內的嬰兒,過敏的發生率約為6%,但絕大部分不需要治療。
哪些癥狀提示寶寶可能是母乳過敏呢?
1. 濕疹,特別是1個月內出現的濕疹。 2. 腹瀉,尤其是有粘液膿血、便秘。 3. 寶寶睡眠質量差,經常哭鬧。 4. 打嗝、放屁、吐奶,尤其是沒有誘因、比較頻繁的。
母乳過敏怎么辦?
理論上,母乳過敏需要停止母乳喂養,改用無敏奶粉,并逐漸過渡到低敏奶粉。然而,母乳被認為是嬰兒最好的食品,也是最不容易過敏的奶制品。而且,由于蛋白過敏具有耐受性,許多寶寶在添加輔食后還可以恢復母乳喂養,或者在寶寶癥狀緩解后進行混合喂養。但這需要醫生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如果蛋白過敏嚴重,其他蛋白也過敏,那么只能選擇無敏奶粉或低敏奶粉。
為什么低敏奶粉可以抗過敏?有哪些低敏奶粉呢?
母乳過敏主要是由于母乳中的大分子蛋白累積刺激腸道,形成相應抗體,從而引發過敏反應。刺激反應的時間大約為0-6個月,即如果過敏,通常會在6個月內出現癥狀。低敏奶粉分為三大類:游離氨基酸、深度水解蛋白、部分水解蛋白。前兩者用于嚴重蛋白過敏的治療,后者主要用于預防。
三種低敏奶粉的區別主要在于蛋白分子的大小。蛋白分子越小,過敏反應越少。游離氨基酸沒有蛋白,因此被稱為無敏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