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飲食指南:環境與營養的重要性
當孩子喜歡的零食與正餐產生沖突,美味與營養展開對決,家長如何確保孩子的食譜安全?
家長首先應做好榜樣。孩子喜歡吃薯條,一看到洋快餐店就一定要進去吃,不答應就哭鬧不停。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如何應對?陳磊提醒家長,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飲食環境至關重要。不僅要對孩子的不良習慣說“不”,還應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將不健康的食物從家庭食譜中剔除。油炸類食物容易上火,特別是在秋冬季,經常吃會引起便秘等問題。
規矩可以適當調整。孩子挑食令家長頭疼,但換個角度想一想:“大人也有喜歡或不喜歡的食物。”陳磊建議,與其硬性規定孩子在什么時間,一定要吃什么食物,不如想點巧妙的方法,引導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例如,幼兒園里有個孩子幾乎每天都要在門口大哭大鬧半小時,就是為了和外公抗爭要不要吃一個白煮蛋。后來,在陳磊建議下,外公改變了方法——早餐時間,把雞蛋一切四,放在小碟子里,給孩子一把可愛的小勺,讓他自己蘸著番茄醬吃。孩子樂呵呵地很快吃下去了。“不要在孩子沒有饑餓感的時候,應塞給他食物。”陳磊建議,也可以用可愛的勺子或是用番茄醬這類顏色鮮艷的東西引起孩子的興趣。
食材之間不“打架”。孩子營養均衡不僅什么都要吃,更要注意怎么吃。比如菠菜中草酸含量很高,如果和豆腐搭配在一起就會影響豆腐中鈣質的吸收。而黃瓜則含有一種維C分解酶,所以番茄、白蘿卜等維C含量高的蔬菜就不宜和黃瓜一起吃。王佳蕾也為家長們提供了一些食材搭配小貼士——米面搭配:給孩子吃米飯的同時,再配一些小的面點,能解決孩子挑食能量不足的問題。干濕搭配:飯前先喝湯對孩子的食道能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孩子也更容易吞咽。粗細搭配:細糧中適當加一點點粗糧,既強化了孩子的咀嚼能力,同時對腸胃的消化功能也是很好的鍛煉。甜咸搭配: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對孩子的腎臟造成一定的負擔,家長不妨燒一個咸的粥再配一個甜的點心,不僅口感上比較有層次,也能很好地控制鹽量。
改掉孩子追著喂飯的壞習慣。會滿屋子跑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知道饑飽,此時最重要的是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寶寶當雜食,大時不挑食。孩子挑食是許多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最近,兒科醫學專家指出,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給他們頻繁地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孩子長大了以后,很少會有挑食的毛病。給孩子喂飯反而損害其健康發展?在生活中,家長大都有給小孩喂飯的經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一頓飯,常常看到家長端著碗滿屋子追著趕著,其中酸甜苦辣相信大多數家長深有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