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寶寶不吃母乳的問題,很多新媽媽可能會感到困惑。剛剛出生的新生兒體內帶有從母親胎盤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球蛋白在寶寶出生后的九個月左右就會消耗殆盡。在這之前,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并不成熟,缺乏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寶寶出生后,自身也會產生一些抗體,但需要到九個月甚至一歲左右才能達到保護性標準。

這個時候,母親的乳汁就成為了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病毒侵襲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初乳被醫生們稱為“白色血液”,因為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白細胞和各種抗發炎因子。寶寶在產后二到五天之內會得到初乳,這是一種天然的、具有保護作用的物質。

在一周內,媽媽的乳汁會從初乳轉變為成熟的乳汁。乳汁分泌的首要原理是按需分泌,寶寶吃得越多,媽媽分泌的乳汁就會越旺盛。因此,讓寶寶頻繁吸吮是成功泌乳的首要原則。

母乳喂養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按需喂養,新生兒每天需要吃奶10-12次。對于新手媽媽來說,一開始可能會感到比較辛苦,但信心和堅持是成功的兩大重要因素。

除了按需喂養,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如果條件允許,孩子剛一出生,就應該抱到懷里讓他吸吮你的乳頭。其次,和寶寶同室相處,保證孩子吸吮的只是母乳,而不是其他添加物。此外,大多數新媽媽和新生兒都需要學習成功母乳喂養的技巧、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正確的銜乳方式。一開始母子需要經過一番磨合才能達到默契自如。

寶寶的吸吮會刺激你體內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繼而敦促乳房內的腺體生產母乳。頻繁的吸吮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此外,拒絕奶瓶也是非常重要的。添加物會滿足孩子的胃口及吸吮要求,使孩子更想睡覺而不是吃媽媽的奶。吸吮母乳比較費勁,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就不再愿意花費力氣吸吮媽媽的奶頭,并可能會發生乳頭錯覺。

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必須喂添加物,可以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奶頭,然后再用小勺或者針管哺喂。這樣可以保證寶寶及時得到營養,同時也有助于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