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撫養孩子時,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讓孩子生病,這種情況被稱為“母源性疾病”。嬰兒出生后,其生活環境并不總是達到了應有的衛生水平。因此,母親需要盡力改善孩子的生活環境。我們發現,那些經常感冒的孩子,在無意識中改善了居住環境后,感冒的頻率會大幅下降,甚至不再感冒。

母親的面孔是孩子心靈的鏡子。如果母親因為事業受阻或情感失意而憂愁、焦慮,這些情緒都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神經質。此外,即使剛出生的嬰兒,也會受到各種惡性刺激的影響,包括家電噪音和爭吵聲等。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我見過許多這樣的例子。過度的母愛往往會引發“母源性疾病”。例如,母親在孕期大補特補,導致孩子成為巨大兒,增加了產傷和窒息缺氧的風險,增加了剖腹產率,延長了嬰兒第一次哺乳的時間,同時也可能導致母親患上高血脂和高血糖,孩子的脂肪細胞數目增加,為未來的小胖子,心血管疾患播下了危險的種子。

母親化妝品的潛移也是一個問題。母親輕妝淡抹,親吻孩子的小臉蛋,孩子的唇膏和護膚品會被孩子接受,其中的鉛、雌激素、香料等物質進入孩子體內,可能導致慢性鉛中毒和性早熟等病癥。

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兒童增智助長品讓家長們應接不暇。雖然這些產品有無偽劣之嫌,即便是真品正品,吃多了吃濫了,非但不會使孩子越來越聰明,反而會干擾孩子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現依賴性。

孩子吃的喝的應有盡有,但母親仍然擔心孩子吃的少。當孩子因為穿太多而燥熱不安,不思飲食時,母親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火大”或“積食”,需要清熱解毒。于是清熱解毒藥成了孩子的必備藥,卻不知它會傷孩子稚嫩的脾胃。

沒有哪位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胖,但過度的喂養和過度保護只會導致孩子肥胖,帶來諸多不便和疾病,甚至可能使孩子過早患上“小兒成人病”。

此外,母親的生活環境也是一個問題。這里所說的不衛生并非是“臟”的意思,而是廣義的衛生,如室內空氣是否清新,溫度濕度是否適宜,有無有害氣味和有害物品,豪華的裝飾是否是綠色環保型材料,大理石的放射性是否超標,室內燈光是否適合孩子讀書寫字等。

在門診,我常對寶寶的媽媽說“您一定是寶寶的親媽?!边@句話聽起來有些滑稽,但這是真的。我看到孩子滿頭大汗,滿臉通紅,把聽診器伸到衣服里,背心襯衣甚至棉衣都是濕的。這要是換了大人,準會說“熱得真讓人難受”。

孩子不會說,就只能哭,越哭越熱,越熱越哭,媽媽卻全然不理會孩子的痛苦,還在給孩子捂。這時的理由就更充足了,那就是怕把孩子“閃”著,著涼感冒。孩子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抵御大自然的侵襲,自身抵抗能力對孩子們是何等的重要。

從寶寶降生的那一刻起,母親就為寶寶編織著偉大的夢想,如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甚至不是“家”也得是大學生。人有千差萬別,夢并非都能實現。過分的要求導致對孩子的訓斥,甚至暴力,嚴重損害了孩子尚未成熟的大腦中樞,造成心因性疾病。我想奉勸好心的媽媽們,應該冷靜地、客觀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適應能力遠比您想象的要脆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