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非油炸食品并非健康之選,其健康風(fēng)險遠超想象。首先,薯片的各種口味主要依賴甜味劑、谷氨酸鈉、鹽等調(diào)配,而食鹽過量攝入會導(dǎo)致心血管病。其次,一些膨化食品中添加的膨松劑如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長期食用可能導(dǎo)致體內(nèi)鋁超標,進而引發(fā)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和骨軟化癥等健康問題。

此外,我們常吃的許多零食都存在危害,如鉛、丙烯酰胺等。特別是非油炸方便面,其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比油炸的還高近5至10微克/千克。因此,即使是標榜“非油炸”的食品,我們也應(yīng)適量食用。

對于兒童來說,非油炸零食也并非安全之選。許多脆片食品為了口感酥脆,需要添加高飽和的油脂,其中含有大量的棕櫚酸或硬脂酸。此外,電影院和小攤販出售的爆米花,雖然打著“非油炸”的旗號,但往往添加了植物奶油,而植物奶油是氫化植物油制成的,含有反式脂肪。

同樣,一些美味膨化食品如蝦條、脆條等,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30%以上,與油炸制的鍋巴和油炸方便面相差無幾。一些小食品店烤制的紅薯片、土豆片、芋頭片等,脂肪含量雖然低于油炸薯片,但已經(jīng)高于烤紅薯、烤土豆,因為烤制溫度超過140度,同樣會產(chǎn)生丙烯酰胺。

許多打著健康旗號的“蔬菜脆片”、“水果脆片”等,實際上是低溫油炸的產(chǎn)品。通過抽真空的方法,可以降低油脂的沸點,讓它在不到100度的溫度下就沸騰。由于溫度低,氧氣減少,營養(yǎng)素的損失比較小,油脂氧化過程大大延緩,也不產(chǎn)生丙烯酰胺和苯并芘類致癌物。油炸到酥脆狀態(tài)后,再甩去表面上粘附的油脂,產(chǎn)品看起來清爽可人,沒有油炸的跡象。吃起來也是松脆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然而,盡管如此,油炸畢竟是油炸。溫度低雖然比較安全,卻往往會提高油炸食品的吸油量。所以,這類產(chǎn)品的油脂含量相當可觀,通常在15%-30%之間。要知道,水果、薯類本身的脂肪含量,都在1%以下。因此,松脆可口的食物很難擺脫高脂肪高能量的困擾。即使有了非油炸的稱號,即使是果蔬作為原料,我們也需要高度注意。

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零食的時候,如果因為一個概念炒作而安慰自己,放任寶寶大量、盡情地吃,就不太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