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非僅限于眼前的幾份保單,還有著柴米油鹽和下個月的按揭。由于預算的限制,許多普通中低產家庭在面臨這些選擇時,都需要進行一些心理上的掙扎。我國人民在為家庭和老人購買保險時,普遍存在先為孩子和老人購置保險的誤區。根據《2018年互聯網保險年度報告》,74.8%和67.4%的人選擇先為孩子和老人購置保險,而只有31%的人選擇先為自己購置保險。雖然我們可以理解大家對父母孩子的深深感情,但保險的正確配置邏輯應該是:先大人,再小孩、老人!這是因為,先保障家庭責任最重的人,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家庭在意外情況下的風險。房貸、車貸、一孩二老,都成為成年人肩上的壓力。

成年人需要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不敢輕易生病,不敢任性跳槽……人到中年,不敢的事情越來越多。這些生活中的種種事件,都讓我們意識到,頂梁柱所承擔的責任,對一個家庭而言尤為重要。因此,相比小孩和老人,成年人應優先配置保險。

成年人需要哪些保障,才能在風險來臨時不顯得那么悲涼呢?首先,我建議成年人購買一份百萬醫療險。雖然大多數人都有社保,但很多疾病,社保報銷有限,很多目錄外的進口藥社保也無法報銷。百萬醫療險大多有兩三百萬以上的保額,可以作為社保的強力補充,專門解決沒錢治病的悲涼。

其次,我建議成年人購買一份意外險。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每天面對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意外風險很高,且往往后果嚴重。意外險不僅可以報銷一般意外醫療費用,如因意外不幸致殘疾、致死,也可以給付一筆不菲的賠償。

然后,我建議成年人購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惡性腫瘤、急性心梗、腦中風后遺癥、重大器官或造血干細胞移植,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風險。重疾險的意義就在于此,直接給付一筆保額,專門解決沒錢康復療養又沒有收入的悲涼。

最后,我建議成年人購買一份壽險。身故和全殘賠錢,雖然不吉利,但想想“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如果沒有打下來的家底兒,即使有諸葛亮,阿斗也難啊。一份壽險,可以讓家人在您離世后繼續生活,不受太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保險是一種長期的金融工具,需要我們理性對待,不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保險配置。對于預算有限的朋友,我建議可以優先考慮定期保障,比如保障到70歲,這樣三五千也能搞定。而孩子的保障,則可以相對便宜一些,比如少兒綜合意外險,不到100塊錢一年,就可以提供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