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質量問題一直是廣大家長關注的焦點,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孩子的飲食安全和健康成長。8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兩則通告,通告顯示,4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而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審計也出現了問題。

今年5-6月期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總共抽取了465批次國產樣品,其中有42批次被檢測出不合格。這些不合格的樣品中,有11批次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涉及6家企業,分別是: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圣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合水縣古象奶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辰鷹乳業有限公司、肇州縣搖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宏興乳業有限公司。

不合格的項目主要包括葉酸、鈉、亞油酸、維生素C等營養素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是與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另外,總局還發現有31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但并未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這些企業同樣涉及6家,包括陜西優利士乳業有限公司(現更名為陜西百躍優利士乳業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多元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辰鷹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紅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肇州縣搖籃乳業有限公司。

對于這些不合格的企業,專家王丁棉認為,不能僅僅通過口頭警告來解決問題,應當將它們納入黑名單,并對二次進入黑名單的企業進行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