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寶寶發燒的生理與病理因,科學應對寶寶的健康成長
當7個月的寶寶發燒時,家長們需要特別關注和細心護理。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家長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當7個月寶寶發燒時,家長們應該如何進行護理呢?
首先,我們需要分清寶寶發燒的原因。寶寶發燒的原因可以分為生理性發熱和病理性發熱。生理性發熱的原因包括:寶寶穿得過多、蓋得太厚,會使體溫升高;劇烈活動、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進食、排便等,也會使體溫暫時升高;體質虛弱、饑餓、久不活動或保暖不佳等,會使體溫暫時偏低;居室內的空氣流通不好也會使體溫升高。病理性發熱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發熱,如由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霉菌等引起的發熱;最常見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體腫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瘧疾、血吸蟲病等。
其次,我們需要選擇正確的體溫檢測時間。雖然人的體溫呈明顯晝夜波動的規律,但每天體溫的差別一般不超過1攝氏度。由于小孩新陳代謝旺盛,一天之中變化很大,因此獨特的生理性體溫波動常表現為清晨較低,白天略微上升,晚上比較高的特點。測量體溫的最好時機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和晚上睡覺前。在喝開水、進食半小時之內,以及劇烈運動后不要量體溫,因為這時候的體溫肯定要偏高。
最后,我們需要進行家庭護理。首先,及時補充水分。水勝過藥,發熱身體出汗多,勤喂溫水進行補充很有必要。6個月寶寶還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因為母乳易消化,能保證營養需求,可補充水分。人工喂養,可喂稀釋全脂奶,即2份奶粉加1份水(2:l),此時嬰兒雖然奶量減少些,但補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兒消化吸收。其次,飲食調理以流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奶類(少油)等,也可喝些綠豆湯、冰西瓜、以助降溫,利尿抗病。此外,幼兒發熱伴腹瀉,可多次服用糖鹽水。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蓋鹽混合。4小時內可眼500毫升。同時可補充電解質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含鈣)、米湯、面食(含鋅)。
總的來說,當7個月寶寶發燒時,家長們的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我們細心地照顧寶寶,才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